《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作者魏巍。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这篇通讯是作者对松骨峰战斗有感而写。纵观抗美援朝战争,这样的战斗比比皆是。这样的战士,这样的英雄成千上万。今天我们就说说另外一场战斗的英雄们。他们与敌人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在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2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4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10月14日当天炮火最猛烈时平均每钞钟落炮弹6发,终日30余万发。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在一块长仅2700米,宽1000米的狭小地域内,双方10万余人拼命厮杀,43天时间里共有4万零600名士兵倒在这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甘岭战役绞肉机”之战。克拉克说:“这是朝鲜战场的凡尔登”。
这就是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开始应战的是15军的两个连另加一个排,打掉子弹40余万发,近万枚手雷,打坏了10挺机关枪,62支冲锋枪,90支频枪,损坏武器占两个连队的80%以上。而这只是开战的第一天。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在这次惊天动地的大战中,在只能放两个连的高地上,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另加2000新兵,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4万3000多人。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纪录。我军一共打炮弹45万发但这也只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然而我们赢得了这场战役。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我们靠什么赢得了这场战役呢?
1952年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在手榴弹用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在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从不和自己的祖国讲条件,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就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志愿军第15军45师全体嘉奖为上甘岭英雄师。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其中之一,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过:“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这种“气”,就是我军所具有的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志愿军官兵在上甘岭战役中显示出了这种不可战胜的英雄本色。
原创来自无中介无佣金的“业主售房”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_1tuiu0FCxPp2XAnmFIJFA--
FROM 111.19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