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野被抬高,华野被压低?陈老总回忆:西野将士只能吃喂马的马
刘邓在大别山度日如年,艰难万分,向太祖求援。太祖下令陈粟准备南下,专门把陈叫到陕北,强调这是大局,最后陈也同意了,结果粟坚决不同意,反复强调困难,说万一南下调动不了敌人怎么办,那我不是亏大了。一直争执了好几个月。
刘邓也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于是太祖同意粟的请求,不用下江南了。
【 在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邓选中文章回忆,此电文似是密电,西北实情仅发刘邓两人知道。毕竟当时中央始终转战陕北不动如山,以一切安康示中外来稳定人心。陈粟可能真没想到。
: 毕竟,按《潜伏》余则成陪同天津站上司同事旁听胡宗南攻占延安消息后关上门就浑身发抖坐立不安一整天,当晚打破工作规矩找掌柜的表现来看,不是当时当事人,很难感受这种天塌地陷。中央始终以一切安好姿态示中外,胜利一个接一个,既有必要,也会让陈粟等人难以想到中央西北"极为困难"。刘邓不接到密电前,不也在犹豫是回安全区休整还是再吃下几个好吃的蒋匪地方军吗?
--
FROM 223.98.160.*
他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陈毅才是一把手,为啥能争执几个月,是因为太祖很捉急,人家刘邓为了中央,为了全局在大别山苦苦煎熬,让陈粟出击,是为了调动一部分兵力,减轻刘邓的压力。
太祖先和陈毅取得了一致,给粟发电报,粟坚决不同意,反复争执,太祖准备换人,结果陈毅坚决不同意换人,认为只有在华东只有粟最能打,换人下江南效果更差,这样吵来吵去,过了几个月。人家刘邓说,我靠自己已经没事了,你们别吵了,估计刘邓内心是有想法的。
【 在 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 粟不是因困难不下江南,当时就过长江的决策,战略上确实不如在江北打淮海。
: 当年密电只发邓刘,功高莫过救主。难怪始终对太宗留有余地,早已简在。
--
FROM 223.98.160.*
看那时中央军委发的电报就行,几大野战军都有歼敌任务的,以旅为单位的。除了刘邓得到优待,任务较小,其他任务分配很公平。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弄个公式算算吧,敌人兵力*歼敌人数*敌人火力/我军兵力*我军伤亡*我军火力*我军后勤及根据地支持,一野还另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
--
FROM 223.98.162.*
大同集宁不能划给一野,一野指的是彭总的一野,
大同集宁,是张宗逊统一指挥晋绥,晋察冀两大野战军的战役。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同集宁、西府打的不太好
: 【 在 xahuer (摩杰座)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前三名不好说啊,用成绩/资源,一野可能得分更高吧
--
FROM 223.1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