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十军团失败,红25军却能成功
刘不仅是黄埔毕业,还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被tg当做高端军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派他到红10军团,取代了寻淮州。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畴西也是黄埔毕业的,怎么感觉打仗不行啊,怀玉山也是红十的老地盘了
: 红25军吴焕先徐haidong程子华都不错,包括韩先楚刘震陈先瑞等一众中下层将领,还有郑位三老资格政治和地方工作,就算红25长征后留下的红28,也发展到了2000多人,看来江西人做高级将领不行啊,远不如湖北人
--
FROM 171.221.241.*
金门其实真谈不上一将的责任,非要说他有也只能说他作为三野代司令员确实也有领导责任。那个时候,我记得他在北京参加中央的工作,不负责具体军事指挥。那个时候具体负责军事指挥的应该是10兵团的叶飞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将败的惨的仗比其它将领要多的多,金门就是对他最大的打脸。换成是101或者刘帅都不会放权下级不留退路的把三个团没有统一指挥渡海的,他们在渡江战役的时候都提出了各种预先方案,何况是渡海这种新模式。
--
FROM 171.221.241.*
那个时候,因为厦门顺利解放,所以从上到下都没觉得金门是一个需要拖延的很大的仗,这就是问题的核心。都觉得是厦门战役的一个结尾,国军象征性抵抗一下,然后撤回台湾了。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因为他不在前线才没必要急着打,金门又不是台湾,准备充分点再打没有坏处。101没有去渡江前线,但是他对二三野渡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FROM 171.221.241.*
我记得我之前在板上也写了一个帖子的,我觉得最大责任人是叶飞,粟裕那个时候虽然名义上是三野代司令员,但当时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我相信他走之前跟各个兵团是有交代的。
叶飞那个时候纯粹瞎搞,自己是一线部队主官,跑去当厦门军管委负责人,出风头,放着仗不打。
萧峰在具体战役组织上的问题当然也很大了,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打厦门的鼓浪屿的时候已经因为渡海伤亡很大了,居然还没有引起警惕这就不可原谅了,而且金门增兵的传闻当时已经有了。萧锋强烈反对发动战役就是因为兵力和船只不够,叶飞在这个背景下还把大批船只抽调去给厦门运粮,再怪罪萧锋的失误就没有道理了。
--
FROM 171.221.241.*
我不是粟裕粉,但我觉得你们有些观点接近于故意黑粟裕了。
粟裕在金门战役上的责任最多就是领导责任,因为他是大战略区一把手,下面人仗没打好,他负连带责任。
具体到金门战役,他是完全没有参与指挥的,所以有些指责比如说粟裕没有预见到这个战役的难度等等,属于刻舟求剑了。如果是粟裕来指挥金厦战役,我相信这场失败就能避免。
正是他因为工作安排没有参与到战役指挥,才造成下面的兵团和军指挥上出现明显错误。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金门粟裕绝对有责任,之前厦门伤亡就很大金门有很大难度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
FROM 171.221.241.*
韩的人品本来一直一般吧,抗战期间跟黄克诚闹矛盾闹得很厉害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都不能全信,据说冼是四人帮一伙的,但是韩先楚后来人品也挺一般了,给江写效忠信,陈云比较赏识他,所以改开之后还可以,混了副国级
--
FROM 171.221.241.*
这些都只是一个大的原则性方案,具体战场千变万化,随时都会有调整的。
起码我读到的关于金门战役的史料,基本都没提到粟裕。唯一提到粟裕的就是坊间流传的几不打,实际上金门战役正是违背了几不打。
这个仗,粟裕是因为工作关系根本没参与的。他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更不能代替叶飞和军前指来指挥。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定福建作战方案的时候就该考虑登岛作战的可能性,叶飞的方案不可能不经过粟裕审查的。
--
FROM 171.221.241.*
萧峰越级吧实情告到粟裕那里这个没史料依据吧?萧峰也没这个权力。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制定福建作战方案的时候就该考虑登岛作战的可能性,叶飞的方案不可能不经过粟裕审查的。萧锋都越级把实情告到粟裕那里了,粟裕仍然是口头指示而没有紧急喊停,这不是他的责任是谁的责任?他当年和太祖顶牛不愿意南下的那种魄力哪里去了?
--
FROM 171.221.241.*
完全两个概念,粟裕在中央参与军委和政协的工作不是不务正业,而是中央的工作安排,相信他去之前是有工作分工和交接的。
叶飞的所谓福建省委书记,那个是因为他指挥10兵团在解放福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军事指挥,中央并没有授权叶飞脱离前线军事指挥专注于地方工作,是叶飞忽略了军事指挥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叶飞在金门战役后要专门检讨道歉他偏重地方工作的原因。
正是因为粟裕不负责金门厦门前线指挥,所以他是领导责任。
叶飞是具体负责前线指挥的,他忽略了指挥,在萧峰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没有采纳正确的意见,做出了错误决策,他才是最大责任人。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叶飞那时是福建省委书记,封疆大吏,忙着搞地方工作呢,凭啥推给叶飞
: 粟裕能推给叶飞,叶飞自然能推给28军,28军军长,政委,参谋长也都不在,要么在上海治病,要么在忙地方工作,自然推给副军长萧峰
--
FROM 171.221.241.*
你这才是抬杠,叶飞的第一职务是十兵团司令员,他的主责是军事指挥解放福建。中央从来没有免去他的军事指挥职务,也没有把他调离前线另行安排工作。
粟裕情况不一样,当时让他去北京了,去之前授权他把军事指挥的任务分配下去了。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不是抬杠吗,
: 那时省委书记有好几个呢,我说叶飞是省委书记,自然是默认他是第一书记
: 严格的说法是,叶飞是当时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张鼎丞是省委书记,叶飞是一把手,
: ...................
--
FROM 171.2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