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十军团失败,红25军却能成功
你这说的好像是粟裕畏难情绪,故意不在前线指挥似的。
粟裕当时要参加军委和政协的工作,东南方向除了解放台湾,大仗已经结束,中央对粟裕的安排就是参与很可能要主持军委的一大块工作,主要是作战这块的。
这是粟裕去北京的背景,不是粟裕主动去北京的,而是中央调粟裕去的。
叶飞的所谓福建省委工作,在他的职责里面是排在军事指挥后面的,他的主责是指挥打仗。地方工作有地方党组织,再不行有政委。
这也是金门之后他检讨最多的原因。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福建所有地方事务都是叶飞负责,这是事实呀,叶飞没去前线
: 当时中央军委,政协有啥事务是离不开粟裕的吗?反正福建是离不开叶飞
: 粟裕可以推给10兵团叶飞,叶飞为啥不能推给28军
: ...................
--
FROM 171.221.241.*
你也看到了,粟裕只承认他的检查和督导责任,因为当时他并没有参与指挥。所以说粟裕轻敌是错误的。
【 在 haole99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门战役失利,三野上下弥漫的乐观轻敌情绪是主因,粟裕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应由叶飞承担。
: ~~~~~~~~~~~~~~~~~~~~~~~~~~~~~~~~~~~~~~~~~~~~~~~~~~~~~~~~~~~~~~~~~~~~~~~~~~~~~~~~~~~~~~~~
: 金门战后粟裕并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49年11月15日,粟裕专门发电给毛主席,承担金门作战失利的责任,他说:金门失利,虽有种种其它的原因,但他也没有尽到检查和督导的责任。在后来的11月22日,他再次致电毛主席检讨自己:抛开其他人的原因,他自己也没有及时的指导和教
: ...................
--
FROM 171.221.241.*
嗯,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叶飞承担责任最恰当,因为最后战役决心他下的,事实证明下错了。萧峰提了反对意见的。
【 在 da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那个年代,粟裕身在千里之外,当时的通讯条件不可能支持他对一线作战进行指导,所以责任肯定在当时福建前线的指挥员,粟裕也就是督促不够的责任。
: 至于是前线的哪一级指挥员承担主要责任,要看具体工作的分配和领导的担当,叶飞已经把责任抗了起来,也是比较符合tg军队传统的。
: 金门被用来做粟裕的黑点,我以前听到的不多,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讨论往这个方向走
: ...................
--
FROM 171.210.149.*
你这都是什么二手信息了。
你先拿出个史料依据出来说,今厦战役前萧峰给粟裕打过电报吧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方案根本就没有经过太祖过目,前线的萧锋都哀求粟裕了,粟裕还不跟太祖反映实情。敢情他在北京就是为了开会?同样争执的情况下陈赓直接越过101把自己的作战方案千里电报打到北京,太祖亲自决定按他的方案而不是101的方案。后来打海南岛的时候太祖还在苏联呢,方案他
--
FROM 171.2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