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萧锋少将回忆:粟裕大将主动为部下承担金门战役失利责任
1949年9月,第三野战军10兵团跨海夺取福建平潭岛后,时任28军代军长兼参谋长的萧锋参加了兵团司令员叶飞主持召开的作战会议。会上作出决定:在进攻厦门的同时,向金门进攻。
10月7日,叶飞向三野司令部上报了这一作战计划。因为是极重要的作战部署,三野司令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华东军区党委第三书记唐亮、代参谋长袁仲贤、副参谋长周鸣骏不敢作主,将报告转送正在北京参加军事会议的粟裕。粟裕深思熟虑后,于10月11日致电10兵团:
"但请你们考虑:根据金、厦两地敌之兵力及敌之内部情况(刘汝明、王修身之关系如何)及我方准备程度(尤其是船只);如以5个师攻厦门(有把握)同时以两个师攻金门是否完全有把握?如考虑条件比较成熟,则可同时发起攻击,否则,是否以二部兵力(主要加强炮火封锁敌舰阻援兵与截逃)钳制金门之敌,首求攻歼厦门之敌……请你们依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之。总以充分准备有把握地发起战斗为宜。"
然而由于轻敌,又囿于仅为师级规模的战役,兵团首长在战役准备和遂行中,并未做到粟裕强调的有充分把握的准备,不顾直接率军承担这一战役任务的萧锋多次提出的不同意见,在船只、船工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决定发起战役,结果导致28军参战部队9000人与七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孤军作战,几近全军覆灭,铸成有去无还的大错。
三野前委得知这一震惊的战报后,主动承担了金门失利之责,并未追究前线指挥员的责任,而是指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粟裕还决定将101师全部拨归10兵团建制,并致电叶飞等人:"金门战斗虽失利,但部队及作战行动极为英勇,望对部队多加鼓励。"
11月1日,叶飞在厦门老虎山洞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总结金门战斗。萧锋将军痛哭失声,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我对犯了极大的罪,请求兵团党委和三野前委给我严厉的处分!"
叶飞第二个发言,沉痛地说:"金门战斗地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不能推给萧锋。他有不同意见,我因轻敌,听不进,临开船时,在电话上我还坚持只要上去两个营,萧锋掌握好第二梯队,战斗胜利是有把握的。是我造成的损失,请求给严厉的处分。"
半个月后的11月15日,粟裕主动承担金门、登步两岛作战失利的责任,此后又屡次在其他场合重申承担责任,令萧锋十分感动。
1950年5月上旬,三野召开全军精简缩编会议,各军军长、参谋长参加并进行研究。会议期间,粟裕司令员首次单独找萧锋详谈金门失利情况。萧锋沉痛地说完经过后,粟裕说:"我们早说过,金门战斗失利不能归叶飞,更谈不上你萧锋。主要是三野前委因为背上了上海、南京的包袱,以为福建金门、浙江长江列岛问题兵团自己可以解决,前委实际无人管。主要责任在前委,特别是我这个主管作战的人,对下面就不能去追究责任,只要吸取血的教训,提高再战金门的信心。"
1961年5月1日,萧锋将军因病住进北京医院,巧逢粟裕也在该医院住院。源于对军事指挥艺术的钻研,粟裕一生酷爱地图,即便住院也不例外。萧锋见到他戴着老花镜,一旁摆着各式各样的放大镜,在房间查看地图,思考未来敌人入侵中国的几个方面。
晚上,萧锋到粟裕的住处,同他一起在西房大窗户前观看"五一"焰火。之后,坐下来休息时,萧锋又提到了金门失利。
"责任不在你萧锋,主要是三野前委",粟裕说,"你提出三个条件下打金门,我作了复电!复电大意是:我知道了,多做些准备,延长点时间没有关系。我也电令江苏军区和山东军区各要抽1500名船工支援10兵团直接到28军报到,这些工作我也没有深入检查。"
萧锋还是心情沉重:"我错误地执行了脱离实际的命令,负有一定责任。"
--
FROM 183.218.173.*
中间漏了啥?前面还在说攻厦门是否和攻金门同时,后面马上说金门失利。
【 在 chinesehero (P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9年9月,第三野战军10兵团跨海夺取福建平潭岛后,时任28军代军长兼参谋长的萧锋参加了兵团司令员叶飞主持召开的作战会议。会上作出决定:在进攻厦门的同时,向金门进攻。
: 10月7日,叶飞向三野司令部上报了这一作战计划。因为是极重要的作战部署,三野司令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华东军区党委第三书记唐亮、代参谋长袁仲贤、副参谋长周鸣骏不敢作主,将报告转送正在北京参加军事会议的粟裕。粟裕深思熟虑后,于10月11日致电10兵团:
: "但请你们考虑:根据金、厦两地敌之兵力及敌之内部情况(刘汝明、王修身之关系如何)及我方准备程度(尤其是船只);如以5个师攻厦门(有把握)同时以两个师攻金门是否完全有把握?如考虑条件比较成熟,则可同时发起攻击,否则,是否以二部兵力(主要加强炮火封锁敌舰阻
: ...................
--
FROM 218.22.21.*
原文。
主要是讲粟裕主动为部下承担责任。
金门失利的过程和原因有很多其它文章都讲到了。
主要还是轻敌。叶飞认为只要上去两个营,再上第二梯队,就能轻松赢下了。
毕竟之前看上去难度更大的厦门战役,在牺牲2418、受伤1000多的情况下取得歼敌21000余人的胜利。
【 在 bi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间漏了啥?前面还在说攻厦门是否和攻金门同时,后面马上说金门失利。
--
FROM 183.218.173.*
仗打得这么次,还能一路平稳高升,也是醉了。
--
FROM 124.205.77.*
萧锋仗打得不次,他一直是根正苗红的红一军团的人,算是毛和彪哥的嫡系。一生打过1365次战役,6次负重伤,先后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锋(1916~1991),江西省泰和县人,1927年(11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赣南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12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4岁)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政委,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三团政委,四分区五团政委、团长(三个小团合并的大团),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渤海军区警六旅旅长兼二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7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11师师长,29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8军副军长、代军长等职。参加了解放德州、三打邹平。而后在华东、中原战场上,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皖东、皖西、豫东、沙土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和金夏等战役,是陈毅、粟裕得心应手的“阻击王牌”。
他是宋时轮的“排炮不动”的十纵的两个主力师其中一个师的师长,在豫东战役中以不足5000的兵力成功阻击了国军主力胡琏兵团。
因为金门战役失利,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61年才晋升为少将军衔。
【 在 tangzi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仗打得这么次,还能一路平稳高升,也是醉了。
--
修改:chinesehero FROM 183.218.173.*
FROM 183.218.173.*
大胸弟,我明显说的不是他啊。不多说了。
【 在 chinese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萧锋仗打得不次,他一直是根正苗红的红一军团的人,算是毛和彪哥的嫡系。一生打过1365次战役,6次负重伤,先后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萧锋(1916~1991),江西省泰和县人,1927年(11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赣南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12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4岁)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等职。
: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政委,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三团政委,四分区五团政委、团长(三个小团合并的大团),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
: ...................
--
FROM 124.205.77.*
你要是说粟裕和叶飞,就更是战功累累了。
【 在 tangzi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胸弟,我明显说的不是他啊。不多说了。
--
FROM 183.218.173.*
华野到三野的整编有点问题,为了打破山头,兵团司令员都不再指挥自己原本的军队,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的八纵改成26军交给8兵团指挥,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十纵改成28军交给10兵团指挥,10兵团司令员叶飞的一纵改成20军交给9兵团指挥,这样反而对战斗力有所削弱。
【 在 chinesehero (P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萧锋仗打得不次,他一直是根正苗红的红一军团的人,算是毛和彪哥的嫡系。一生打过1365次战役,6次负重伤,先后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萧锋(1916~1991),江西省泰和县人,1927年(11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赣南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12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4岁)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等职。
: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政委,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三团政委,四分区五团政委、团长(三个小团合并的大团),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
: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渤海军区警六旅旅长兼二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7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11师师长,29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8军副军长、代军长等职。参加了解放德州、三打邹平。而后在华东、中原战场上,参加了莱芜、孟良崮、皖东、皖西、豫东、沙土集、济南、淮海、渡江、
: 他是宋时轮的“排炮不动”的十纵的两个主力师其中一个师的师长,在豫东战役中以不足5000的兵力成功阻击了国军主力胡琏兵团。
: 因为金门战役失利,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61年才晋升为少将军衔。
--
FROM 218.22.21.*
不知道是不是中央军委的指示。
四个兵团司令员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和叶飞,只有宋时轮之前没带过两个纵队以上。
王建安原八纵司令员,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亦称山东兵团)副司令员,这时的东兵团包括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陈士榘指挥的陈唐兵团包括第三、第八及第十纵队。
叶飞是挺进江南兵团的副司令员,兵团包括第一、第四、第六纵队,叶陶王是老搭档。
让王、陈、叶带老部队应该更指挥得动一些。
可能还是怕出现山头主义吧。象淮海战役连刘邓都指挥不动陈士榘,还要粟裕亲自发电报。
【 在 bi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野到三野的整编有点问题,为了打破山头,兵团司令员都不再指挥自己原本的军队,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的八纵改成26军交给8兵团指挥,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十纵改成28军交给10兵团指挥,10兵团司令员叶飞的一纵改成20军交给9兵团指挥,这样反而对战斗力有所削弱。
:
--
FROM 183.218.173.*
宋时轮当兵团司令员应该是对他一直啃骨头打阻击的奖励,正好许世友养病去了而韦国清弱了些空出个名额。
【 在 chinesehero (P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是不是中央军委的指示。
: 四个兵团司令员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和叶飞,只有宋时轮之前没带过两个纵队以上。
: 王建安原八纵司令员,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亦称山东兵团)副司令员,这时的东兵团包括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 ...................
--
修改:bingli FROM 218.22.21.*
FROM 218.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