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多少人一念之间后半生境遇天壤之别?
刘世模后来拉起部队又归队了,最后是东野的师长,主要是身体垮了(不知道是否和在抗大自杀有关)病逝了,否则以后还是有机会慢慢升上去。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后来就是农民
--
FROM 218.22.21.*
又查到了,他女儿刘莉嫁给了卢胜中将的儿子卢晓愉,卢胜在三年游击战争结束改编时是何鸣的副手,就是那个何鸣事件,照理说卢胜和刘世模(刘述刚)毫无交集,刘世模是在武汉去世的,卢胜建国后长期在福建,不知道怎么两家儿女凑一起了,夫妻俩在福建外贸部门任职。刘莉频频参加四方面军和四野老战士后代的各种聚会。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太刚烈了,本来是许和尚的副手,后面的发展不能比呀
: 许和尚,李木匠真不是一般人,混的风生水起,从来不倒,
--
修改:bingli FROM 218.22.21.*
FROM 218.22.21.*
查了一下,孔权不是参谋长,只是作战参谋。他在建国后成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其实在地方上过得应该还可以,不用卷入上层斗争中去。
【 在 guaibao (大爷)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发了一个战争年代死里逃生的帖子。这种例子多了,红军时代,部队行军经常就地安置伤员,特别是团以下的。领导关心,或者自己坚决不从、要求跟部队走的,尽管也有风险,很多都活下来了。留在群众家里或者医院的,大部分都被国民党干掉了,侥幸活下来的基本都成农民了。
: 典型例子,娄山关战斗中,红12团政委钟赤兵和参谋长孔权都受了重伤,钟赤兵的伤更重一些,锯了一条腿,但他坚决不留下养伤,建国后成了中将。孔权听话,就地安置,与部队失去联系,成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建国后给黄克诚写信,才安排了一份工作。
--
FROM 218.22.21.*
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领导又不是李先念一人,李卓然、程世才、李特等人对于左支队走到新疆都有贡献,而且李先念承认错误攻打安西是他的决策(虽然是李特的提议),仅1000余人的左支队经此一战又损失几百人。
【 在 Merlion (鱼尾狮 ---虽然变化了很多,但还是家呀)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木匠在徐陈离队的情况下,还带了四百多人冲到新疆,已然不是一般人了
--
FROM 218.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