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有一个疑问,算是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疑惑!
毛的很多主张最初不被认可,还因此被撤掉了职务。新任者一顿蛮干,失败后才发现毛的主张才是对的。
以我的理解,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假设你提A方案,其他人提B方案,大家认同B方案,因为就你自己或很少的人认同A方案。经过一些人起哄,大家可能给你嘲笑一番,剥夺了你的地位,然后执行B方案。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B方案行不通,团队开始改变方案,逐渐的就变成了你提的A方案。
但以我们的经验看,这时候没人会说你当初的提议是对的,不该嘲笑你,剥夺你的地位,给你道歉,大家只记住了你不靠谱。为什么毛可以因为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就恢复了职务呢?这与我们的现实经验不符呀。
如果一开始就按A方案执行 可以少走弯路。按B方案执行失败了,又回到A方案上来,这时候也没人认为你对A方案有贡献,也没人认为领导者有错误。若是成功了,功劳还是B方案的领导者的。失败了可能还要再次指责你的A方案大错特错。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假如,毛如果没有苏联的认可,就算最后又回到了他的路线上来,他是不是一样被边缘化?
--
修改:whoam1 FROM 223.72.40.*
FROM 223.72.40.*
毛除了方案正确
线下也积极活动团结同志了
才有机会上位
现实中,即使回头又执行a方案,a方案的首次提出者一样不被待见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的很多主张最初不被任何,还因此被撤掉了职务。新任者一顿蛮干,经过失败的教训之后才发现毛的主张才是对的。
: 因我的理解,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假设你提A方案,其他人提B方案,因为认同B方案的人多,对方可能给你嘲笑一番,剥夺了你的地位,然后团队开始执行B方案。
: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B方案行不通,团队开始逐渐改变方案,改变逐渐的就变成了你提的A方案。
: ...................
--
FROM 101.88.163.*
对,就是这个问题。现实中即使是对的,也不一定被待见
【 在 hooya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除了方案正确
: 线下也积极活动团结同志了
: 才有机会上位
: ...................
--
FROM 223.72.40.*
但是,在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中,很少提及线下积极活动团结了同志。为什么不提呢?这可能比观点更重要呀。
【 在 hooya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除了方案正确
: 线下也积极活动团结同志了
: 才有机会上位
: ...................
--
FROM 223.72.40.*
线下活动团结同志才是画龙点睛之笔,为什么都不提这事呢?
【 在 hooya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除了方案正确
: 线下也积极活动团结同志了
: 才有机会上位
: ...................
--
FROM 223.72.40.*
遵义会议之前救活动了
书上写了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在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中,很少提及线下积极活动团结了同志。为什么不提呢?这可能比观点更重要呀。
--
FROM 101.88.163.*
你看到哪本书?我看的特里尔和亚历山大的毛传,这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一笔带过?只提了他争取到了王稼祥和张闻天,利用了他俩对博古的不满。这对领导权的影响比路线的影响重要多了。
【 在 hooya 的大作中提到: 】
: 遵义会议之前救活动了
: 书上写了
:
: ...................
--
FROM 223.72.40.*
作为有原始股的(一大代表),地位在哪里。
被批大概只会靠边站,不会被肉体灭绝,除非自己离开。
有线下活动空间,一则调查研究,二则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空间。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2.*
FROM 117.143.102.*
怎么没有?长征初期担架上的活动,说服王稼祥等人 就是明显的例子
还有打鼓新场 深夜提灯说服五号
【 在 whoam1 的大作中提到: 】
: 线下活动团结同志才是画龙点睛之笔,为什么都不提这事呢?
--
FROM 114.241.86.*
还因为淘汰机制不同了啊。
做不对不再只是面子和票子问题,而且实实在在的脑袋问题,这时候你不得不对真理更尊重些,也不得不对错误的保持点距离
--
FROM 114.24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