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看了下皮定均,真的有勇有谋有义啊
有勇,为大部队断后敢于牺牲
有谋,胆大心细,在敌人十万大军眼皮子下溜过
--
FROM 117.136.0.*
其实其他部队打的也很好,就是中央严令,必须就地坚持打游击,不允许进入其他根据地修整。
只有王震违反命令跑到延安,其他的王树声之类的,不敢违抗命令,就地坚持,损失非常大,
【 在 abchc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勇,为大部队断后敢于牺牲
: 有谋,胆大心细,在敌人十万大军眼皮子下溜过
--
FROM 223.98.174.*
这点上中央明显失策了,当时很多根据地外线出击,后方正缺少部队,这些突围部队进入根据地一方面可以休整,另一方面也可以镇住那些潜在的反对派。结果留守开辟新区没有立住反而损失了很多老骨头。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其他部队打的也很好,就是中央严令,必须就地坚持打游击,不允许进入其他根据地修整。
: 只有王震违反命令跑到延安,其他的王树声之类的,不敢违抗命令,就地坚持,损失非常大,
--
FROM 139.205.192.*
不过中原突围出去的部队确实拖住了很多敌军,几十万国军精锐跑进深山老林追他们,等同于给其他根据地减轻了压力。后来挺进大别山也有类似的考虑。就好比斜线阵,这边的部队一拖六,另一边是三打一,赌我方三打一那个先赢。
一拖六的肯定是很吃亏的,但共军有组织优势,下面的军头甘愿做这个牺牲的。不过从结果看,做牺牲的结果并不好。皮旅和359旅现在都还在解放军的序列里,但中原突围的主力早在50年就被裁撤了。现在据说火箭炮兵209团3连是中原突围部队的余脉,号称红军连(红74师余部)。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点上中央明显失策了,当时很多根据地外线出击,后方正缺少部队,这些突围部队进入根据地一方面可以休整,另一方面也可以镇住那些潜在的反对派。结果留守开辟新区没有立住反而损失了很多老骨头。
:
--
FROM 202.65.196.*
没有怎么拖住,刘邓的大别山好歹还有高山铺这样的战役,中原的那几块新根据地连粮食都解决不了,很多损失甚至不是敌人造成而是逃亡或者伤病。
【 在 minotaurking (牛魔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中原突围出去的部队确实拖住了很多敌军,几十万国军精锐跑进深山老林追他们,等同于给其他根据地减轻了压力。后来挺进大别山也有类似的考虑。就好比斜线阵,这边的部队一拖六,另一边是三打一,赌我方三打一那个先赢。
: 一拖六的肯定是很吃亏的,但共军有组织优势,下面的军头甘愿做这个牺牲的。不过从结果看,做牺牲的结果并不好。皮旅和359旅现在都还在解放军的序列里,但中原突围的主力早在50年就被裁撤了。现在据说火箭炮兵209团3连是中原突围部队的余脉,号称红军连(红74师余部)。
--
FROM 139.205.234.*
中央为何不允许突围部队进入其他根据地?怕增加其他根据地负担?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点上中央明显失策了,当时很多根据地外线出击,后方正缺少部队,这些突围部队进入根据地一方面可以休整,另一方面也可以镇住那些潜在的反对派。结果留守开辟新区没有立住反而损失了很多老骨头。
: 【 在 iceflare009 (呵呵)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其他部队打的也很好,就是中央严令,必须就地坚持打游击,不允许进入其他根据地修整。
: : 只有王震违反命令跑到延安,其他的王树声之类的,不敢违抗命令,就地坚持,损失非常大,
--
FROM 136.56.63.*
理论上就是为了牵制敌人,但是新区没有多少地下党和游击队,民众对突围部队充满疑虑,再加上敌人大兵压境,根据地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弹药越打越少,士气越打越低。如果没有刘邓牺牲自己利益进击陇海线分走了部分兵力,新区的压力会更大。即使是刘邓的大别山,如果没有陈谢和陈粟的牵制,恐怕也很难坚持。事实证明,在解放战争初期只能依靠老根据地打防守反击战术,过早的建立新区是不现实的决定,即使能建立也经不起拉锯。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央为何不允许突围部队进入其他根据地?怕增加其他根据地负担?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234.*
FROM 139.205.234.*
不仅仅是兵力的问题,新区本身的多山地条件也养不起大部队,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不得不与民争食,这在本来就不占优势兵力对比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了双方关系,就像长征的时候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没有立住脚一样,根据地的建立要看具体情况的。
【 在 minotaurking (牛魔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中原突围出去的部队确实拖住了很多敌军,几十万国军精锐跑进深山老林追他们,等同于给其他根据地减轻了压力。后来挺进大别山也有类似的考虑。就好比斜线阵,这边的部队一拖六,另一边是三打一,赌我方三打一那个先赢。
: 一拖六的肯定是很吃亏的,但共军有组织优势,下面的军头甘愿做这个牺牲的。不过从结果看,做牺牲的结果并不好。皮旅和359旅现在都还在解放军的序列里,但中原突围的主力早在50年就被裁撤了。现在据说火箭炮兵209团3连是中原突围部队的余脉,号称红军连(红74师余部)。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234.*
FROM 139.205.234.*
一、敌人的兵力就这么多,在你的根据地打仗,就要消耗你的根据地和你的兵力
在敌人的根据地打仗,消耗你的兵力,但你的根据地至少能从事生产,也能补充兵源
二、解放初期,解放军兵力远少于KMT,你插入腹地调动KMT,KMT就步步紧逼,把你根据地全部蚕食,逼着你打正面决战。
事后结果也证明了,刘邓一部深入大别山后,南京震动,KMT几大主力被迫收缩兵力集中围剿,给其他解放区喘息的空间,给了东北、华中地区解放军回旋的余地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上就是为了牵制敌人,但是新区没有多少地下党和游击队,民众对突围部队充满疑虑,再加上敌人大兵压境,根据地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弹药越打越少,士气越打越低。如果没有刘邓牺牲自己利益进击陇海线分走了部分兵力,新区的压力会更大。即使是刘邓的大别山,如果没有陈谢和陈粟的牵制,恐怕也很难坚持。事实证明,在解放战争初期只能依靠老根据地打防守反击战术,过早的建立新区是不现实的决定,即使能建立也经不起拉锯。
:
--
FROM 223.70.210.*
自己的根据地再小,毕竟一起打过抗战,还有大量的民兵,新区哪来的这些民心基础?相反主力跳到外线那些民兵失去了力量依靠难以独存,晋冀鲁豫的很多地区的干部和民兵都在国军和还乡团的压迫下被迫撤出来,花了好大劲才收复,而且老家遭难对那些本土战士的士气影响是很大的。不要以为主力部队到外线后能带走多少敌人,还乡团是不会跟着主力部队走的。
【 在 LordNelson (纳尔逊)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敌人的兵力就这么多,在你的根据地打仗,就要消耗你的根据地和你的兵力
: 在敌人的根据地打仗,消耗你的兵力,但你的根据地至少能从事生产,也能补充兵源
: 二、解放初期,解放军兵力远少于KMT,你插入腹地调动KMT,KMT就步步紧逼,把你根据地全部蚕食,逼着你打正面决战。
: ...................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234.*
FROM 139.2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