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罗家伦1919年还是北大学生
没学位未必就没学问,那些留法勤工俭学的有几个拿了学位?至少他留学期间对各国大学的管理模式有了了解,这对他后来进行大学管理很有帮助。
【 在 Chamberlain (哥只是个传说) 的大作中提到: 】
: 流窜了五个国家,一个学位没拿到
: 纯学渣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4.*
FROM 139.205.194.*
傅斯年是胡适小弟
罗家伦和傅斯年一辈的
【 在 tangzi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家伦和差不多同时代的胡适 傅斯年比,地位如何?是两者之间呢,还是高于胡适低于傅斯年?
: 1949年去了台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评议委员。1952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57年任国史馆馆长。
--
FROM 119.103.120.*
不能拿现在的年龄看那时候的人,那年头教育水平低,寿命短,武昌革命后到处都是30来岁的诸侯,3、40岁病逝的名人不少
【 在 w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1928年还不到10年就当清华校长了,才31岁,火箭提拔啊
--
FROM 113.218.169.*
就是游学,旅游罢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看看他留学五国的履历,这在今天也算是异数了,何况是那个时代。
:
--
FROM 185.176.76.*
留学五国连个英硕都没拿到,现如今过不了大公司的HR关
罗家伦还是上面有人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看看他留学五国的履历,这在今天也算是异数了,何况是那个时代。
:
--
FROM 183.195.20.*
勤工俭学的是干革命的,这个艹包是混教育界的
你觉得谁需要学位?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学位未必就没学问,那些留法勤工俭学的有几个拿了学位?至少他留学期间对各国大学的管理模式有了了解,这对他后来进行大学管理很有帮助。
:
--
FROM 113.116.86.*
罗家伦傅斯年都是1897年生的,跟张国焘差不多的,胡适1891年生的,比他们大6岁,胡适五四的时候已经是北大教授了,罗和傅都是学生,胡和傅当校长都已经是至少40多岁以后了
像罗家伦这种30岁左右没什么阅历的当一线大学的校长确实不多,之前都是蔡元培这种老资格的
他的关键是26年回国后2年的经历
1926年回国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稍后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战地政务委员兼教务处长,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教务主任、代教育长。
【 在 tangzi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家伦和差不多同时代的胡适 傅斯年比,地位如何?是两者之间呢,还是高于胡适低于傅斯年?
: 1949年去了台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评议委员。1952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57年任国史馆馆长。
--
FROM 185.176.76.*
是啊,阎锡山蔡锷宋教仁都是80后,13年左右已经是省部级以上了,宋教仁都要当总理了,现在已经21年了,80后当厅级都比较少
【 在 for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拿现在的年龄看那时候的人,那年头教育水平低,寿命短,武昌革命后到处都是30来岁的诸侯,3、40岁病逝的名人不少
:
--
FROM 185.176.76.*
三国时期随便一个XX贼的规模。要不是共产主义加成,曹豹能打八个这样的。
【 在 pener (成电巴孤:信箱满,请发2站信箱)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下上千人枪,割据一方,咋不算一方诸侯。让罗家伦和他对阵试试:)
--
FROM 31.18.17.*
1920年,二十二岁的罗家伦北京大学毕业。同年,罗家伦赴美,就读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和哲学,1921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因为傅斯年等人正在英国求学,所以1922年转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1923年,到德入柏林大学研究院。1925年再转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1926年罗家伦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及北伐军兴,受命任国民革命军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筹设中央党务学校,蒋介石亲任校长。罗家伦先后受聘为教务主任、代教育长,学校的实际职务多由他处理。
1928年,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直接受国民政府管辖,任命罗家伦为首任校长。
--
FROM 124.1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