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徐州谍战:蒋纬国靠一根扁担挖出郭汝瑰身份,为何郭安然无恙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徐州突然爆出一桩惊天谍案,二公子蒋纬国擒
获一名中共地下党情报员,从他随身携带的一根扁担里,搜出国军在徐州的兵力部署图
。
蒋纬国连夜审讯,发现此案直接指向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蒋纬国不敢怠慢,立即
向参谋总部发电举报。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此案却莫名其妙地没了下文。这是怎么回事
呢?
一、蒋纬国越俎代庖搞谍战
蒋纬国本是装甲兵团长(后来升任副司令),为何越界去搞情报工作呢?此事还要从戴
笠说起。
戴笠在抗战胜利后不断扩大军统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套强大的私人力量
。后来还一度与美国人勾联,想插手海军。对此蒋介石十分不满,一方面扶植中统与军
统互相牵制,一方面刻意安排蒋经国加大政工工作力度,不断干预情报系统,分散戴笠
的权力。戴笠越来越感觉到大公子咄咄逼人,便耍了手段,故意引入蒋纬国,希望搞成
二子争宠,好把水彻底搞混,他再从中取利。
蒋纬国一直在装甲兵系统,无法明面上参与情报工作。戴笠私底下与蒋纬国联络,让他
打着净化军队的幌子,注意军中的共军卧底,有事直接和他联系。
1946年3月戴笠到北平前,在上海机场神神秘秘地告诉蒋纬国,等到从北平回来,将会告
诉他一桩极为机密的事情,这件事连蒋经国都不知道,是蒋介石亲自交待的。蒋纬国心
领神会。
结果戴笠返回时,飞机撞山,失事而死,他所谓的机密成了永远的秘密。
这件事是什么,我们无需去猜度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戴笠的屡屡暗示拉拢
,蒋纬国对情报工作产生了兴趣。
当时国共大战爆发,双方情报人员不断斗争,保密防谍成为一项突出任务。蒋纬国在军
中搞一搞情报工作,倒也不是很碍眼。
他效仿戴笠的一套办法,不断在各地安插眼线。据其自述说,“我的间谍网相当深,用
得都是当地的地头蛇,也有帮会的人,我跟他们的关系相当好,我的作风与他们也很接
近,讲义气,很豪爽,随时三刀六眼都可以。他们也很喜欢我,喝酒就喝酒,绝不含糊
,不过赌与嫖这两件事情我是不参加的。”(语出《蒋纬国口述自传——蒋氏家族与我
的一生》p154)
蒋纬国自以为他很得人心,其实情报工作并不是靠吃吃喝喝、搞江湖哥们儿关系的,合
格的情报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培训,岂能随便拉几个帮会人员就能搞情报。
之所以那些人喜欢和蒋纬国来往,蒋纬国相对随和、豪爽的脾气固然是一方面,实则那
些人都有目的,都想攀龙附凤,借助二公子升官发财。
蒋纬国自诩搞情报工作有一套特殊的办法,就是观察言行,若是某人表现的过于完美,
十有八九就是别有用心。
蒋纬国举过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他在装甲兵中有一个排长,姓黑,人称黑旋风。干事极为利落,奉献精神极强,虽然是
从士兵中提拔起来,文化水平却远远超出同辈袍泽。
蒋纬国一开始就感觉他不对劲,但这位黑旋风始终没有露出过什么马脚。后来上海作战
,蒋纬国部队要打一个阵地,命令黑旋风排长带几个人冲,黑旋风二话不说,带人就要
走,谁知这是蒋纬国设下的计谋。黑旋风刚冲出去,便被身边人按住逮捕。
蒋纬国也没有审问,直接宣布黑旋风是共产党卧底,下令枪毙。黑旋风倒也干脆,不诉
冤,甘愿就死。死前问蒋纬国:“副司令,你是怎么知道我是共产党?你讲给我听再枪
毙,我死也瞑目。”
蒋纬国说了几条,第一,你这个干部文化水平高,不像大老粗。第二,你表现的太完美
,不求财不求私,干事任劳任怨,国军干部哪有这么无私的(蒋介石儿子都这么说,这
对国民党来说是何等讽刺)。
蒋纬国惋惜地说:“若你决心反悔,我便把我的一身本领传给你。”但黑旋风至死不悔
,终被枪毙。
二、一根扁担:郭汝瑰的惊魂时刻
蒋纬国对郭汝瑰的怀疑,起初也是靠主观猜度。
郭汝瑰受陈诚赏识,连连提拔,1946年一年三迁,升任国防部作战厅中将厅长,专门负
责战略筹划。
郭汝瑰经历复杂,出身是川军军阀子弟,又曾传闻加入过中共。据说当年“剿共”时他
还刻意避免到一线去当长官,不想和共军直接交手。最令人怀疑的是,郭汝瑰个人品德
实在太好了,国民党内敷衍塞责、滑不溜手、派系倾轧的毛病,郭汝瑰身上很少见。郭
汝瑰平时生活也很俭朴,有一次有人到郭家去探望,郭正好不在家,家里人正在吃饭,
桌子上只有两个菜。这些风格,都与共产党相似。
怀疑来怀疑去,其实与怀疑黑旋风一样,都是从主观态度上分析,并没有什么实证。
但还真别说,蒋纬国的眼光确实击中了要害。
郭汝瑰1928年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一直到解放战争中才重新联系上党组织。利用自己
的身份便利,一直在想方设法为党做出自己的贡献。
蒋纬国坚持对郭汝瑰的怀疑,天缘凑巧,还真让他抓住一个机会。
蒋纬国在徐州布置了间谍网,掌握了我地下党情报员常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密语、暗号
、手势等,蒋纬国据此训练谍报员,要他们扮作中共地下党,搞起了反间谍。一名经常
出入徐州的地下党交通员某甲,被蒋纬国盯上了。
大概在1948年11月的一天,蒋军谍报员某乙化妆成脚夫,担着两个空箩筐,走在徐州郊
外,和某甲“巧遇”。两人接触过几次,某甲似乎警惕性不高,认为他也是我党情报员
,只不过大家彼些没有横向联系,有纪律限制,互相不能打听自己的上级和任务,于是
就稀里糊涂地认作了同志。两人闲谈中,某乙抱怨说:“两天两夜没吃东西,连水都没
得喝,还一无所获;老兄你拿到什么东西没有。”
某甲说:“我倒拿到一点东西。”
某乙讨好他说:“老哥,这样吧,你给我看一看,我总算是听到些什么了,回去也好交
差。”
某甲有心显露一下,就把随身的扁担拿出来,卸下一头的铁箍,原来扁担是中空的,里
面藏着东西。
打开一看,某乙倒吸一口凉气,原来竟是绝密的徐州剿总作战部署图。
某乙不敢多看,感谢了几句,便邀请他到前面一个经常落脚的小面铺吃饭。某甲也没多
想,跟着他去了。
这家面铺是蒋纬国安排的脚桩点,某甲一去,便被逮捕了。
某甲被连夜押到徐州城内,蒋纬国得知事情严重,亲自审问。该情报员熬不住拷打,供
认这份部署图是徐州剿总一个参谋给他的,地点就在徐州剿总总部旁一条大街,有一间
私娼馆,剿总的军官经常去那里鬼混,他就在那里等情报。
蒋纬国问他是谁交接的地图,某甲说不知道名字,大致描述了身高,圆圆的脸,穿着国
军军装,但没有挂军衔。
蒋纬国大致判断出,此人应该是郭汝瑰的侍从参谋。
郭汝瑰平时神神秘秘的,他的卧室从不让别人进,只让自己的侍从参谋出入,肯定有鬼
。
蒋纬国决心用这件事彻底揭穿郭汝瑰的身份,不料他准备把情报员某甲往后方押送时,
此人竟然服毒自尽,事后验尸,发现舌头下藏着一个砒霜胶囊,大概是觉得罪不容赦,
自尽了。
蒋纬国十分懊悔,于是赶紧把审问情况汇总起来,形成一份绝密电文,准备往南京报告
。
可是跟谁报告呢?
戴笠走之前,曾说一旦有事,可以和他直接联系。但戴笠死后,毛人凤、唐纵、郑介民
等人争得不可开交,军统改成了保密局,自家的事务还没理清楚,根本没人会受理蒋纬
国的这份情报。
想来想去,蒋纬国把电报打到了参谋总部,希望通过参谋总长顾祝同,把这件事揭开,
搞倒郭汝瑰。
三、密电打到南京为何没下文
那么,这份绝密地图,真的是郭汝瑰送出去的吗?
从时间上看,有这个可能。但从逻辑上看,不太可能。
1948年11月4日,蒋介石命参谋总长顾祝同带郭汝瑰等人,到徐州当面下达作战命令。郭
汝瑰在徐州小住几天,后来又陪顾祝同飞回南京,11月10日,郭汝瑰在总统府参加了小
型作战会。中间有五六天的时间在徐州。
但郭汝瑰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中,派侍从参谋直接和情报员见面,很不严谨地送出地图原
件,这不符合情报工作的基本原理。
郭汝瑰的情报,一直都是通过任廉儒,转交给位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而后通过电台发
往延安。
蒋介石最早制定的撤出徐州、防守蚌埠、决战于两淮的策略,就是郭汝瑰这么透露出去
的。
11月间,华野大军已经到达徐州外围,如果有交通员出入徐州城,八成是华东局派出的
情报人员,和任廉儒的情报线并不是一条线。郭汝瑰绝无可能直接与中共华东局联系。
从蒋纬国的自述看,这起情报案,极有可能是华东局情报人员,策反了徐州剿总内部的
国军参谋人员,以重金买出部署图,通过自己的系统获得情报。
蒋纬国这封电报打到国防部,迟迟没有回音,极有可能顾祝同对此并不感冒,也就没有
上报给蒋介石。
要知道,当时怀疑郭汝瑰的并不止蒋纬国一个人。
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早就说过郭汝瑰人小鬼大。杜聿明最初判断郭汝瑰有问题
,是蒋介石改变守蚌埠战两淮的计划,改为死守徐州。
最初蒋介石采纳各方意见,准备弃守徐州,退守淮河,以蚌埠为核心组织防御,本来是
一个不错的战略。杜聿明感到还有得打。
但旋即计划被改了,各部国军仍然向徐州靠拢,不放弃徐州,企图在那里击溃粟裕。
这一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国军重兵都在徐州沿线,左有邱清泉第二兵团,右有
黄百韬第七兵团,都是国军中的头等主力。而且徐州又有坚城,又有纵横交错的铁路,
轻易放弃太过可惜。
真正看出不妥,需要有深厚的战略素养和敏锐的眼光。国军诸将帅之中,只有白崇禧和
杜聿明看出古怪,认为国军这是自陷死地,把兵力搞成僵死的十字形,完全是被动挨打
。
杜聿明判断,能够撺掇蒋介石改变意图的人,肯定具有高明的战略思维,也十分了解蒋
介石喜欢空谈理想、主义、牺牲精神的特点,这样才能诱导蒋介石死要面子,把徐州当
作决战地点。
谁有这个本事?何应钦不会,顾祝同不能,白崇禧不管,转一圈看看,只有郭汝瑰有可
能。
但杜聿明不敢说出来。
郭汝瑰是陈诚十三太保之一,铁杆“土木系”,顾祝同也要忌惮他三分。
1948年11月间蒋介石急于解开黄百韬被困的危局,令杜聿明飞赴南京召开作战会,问他
怎么考虑解围。当时参加会议的有郭汝瑰,杜聿明在会上泛泛而谈,绝口不提具体作战
计划。
会议结束后,杜聿明才单独找顾祝同讲了计划,并提醒顾祝同,千万不能把计划告诉郭
,他有共谍嫌疑。
顾祝同说他这是老调重弹,完全是无稽之谈。原来1948年年初顾祝同担任参谋总长时,
杜聿明就提醒他郭汝瑰有通共嫌疑,顾祝同当时不信,还斥责过杜聿明空穴来风。
在杜聿明的反复坚持之下,顾视同勉强同意不告诉郭汝瑰。
但是这一事实说明,顾祝同对郭汝瑰还是十分信任的,一则他是陈诚的心腹,他又是中
将军衔,中将没有理由吃里扒外了。二则郭汝瑰在抗战时屡出奇谋,提出过很多具有建
设性的战略谋划,他的能力是人所共知的。
蒋纬国此番来密报,揭发郭汝瑰通共,看起来不过也是老调重弹,拿一些不着边的谍报
线索往郭汝瑰头上扣屎盆子。
这是顾祝同压下情报没有上报给蒋介石的一个原因。蒋纬国苦苦等待,最终也没有等到
回音。
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
四、多方纠葛:郭汝瑰巧计隐退
如上文提到,郭汝瑰是陈诚土木系的重量级人物。顾祝同不敢动郭汝瑰,实出于忌惮陈
诚。
众所周知,陈诚乃是蒋介石的头号心腹。当时蒋介石正派陈诚前往台湾,接任省主席,
已经开始密谋经营台湾基地,为国民党败退后打理最终归宿地。
这件事进行得很秘密,只有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李宗仁等少数高层人物知道,处
于只做不说的状态。毕竟蒋介石此时提出的口号仍然是击败中共,如果将经营台湾宣示
于天下,蒋家王朝恐怕要立即崩盘。
陈诚衔命赴台,其中政治意义之重大,顾祝同不会不知。
如果此时动郭汝瑰,势必要牵扯陈诚。动陈诚则台湾不稳,台湾是蒋介石最后的生命线
,这个干系,顾祝同绝对担不起。
退一万步说,就算郭汝瑰真的是卧底,向中共透露作战计划,可是当时国军的计划,还
有什么价值吗?
平庸如顾祝同,也已经看出淮海大战国军计划落于下乘,一改再改,一变再变,就算郭
汝瑰送出去,未必有什么用。
实际上确实如此。
1948年12月,杜聿明集团决定从徐州突围,当时作战厅向蒋介石汇报了三路突围方向,
一是西南方,与黄维汇合。二是正东,通过海州海路撤往南京。三是东南,从江苏省几
撤到江南。
郭汝瑰分析多种可能,迎合蒋介石的心意,提出从东南撤退的建议。此议由于时间最快
,路最短,得到蒋介石首肯。
郭随即想办法把情报传了出去。中共中央军委迅速据此指示华野粟裕,要求将兵力置于
东南方。
但粟裕分析情报后感觉不合常理,东南方向水网纵横,不利于国军重兵集团通过。杜聿
明并非庸人,当下最有可能的路径是西出永城,而后沿陆路南下与黄维汇合,此路虽然
较为迂回,但若能与黄维兵团合成一股,国军大兵团仍有胜机。
粟裕最终冒着违抗命令的风险把兵力调到西南方向。英雄所见略同,杜聿明也不同意东
南撤兵之议,违令兵出萧县、向永城,粟裕终于成功堵住杜聿明集团。
所以说,综合各种因素,顾祝同就算真的怀疑郭汝瑰,为他自己的前途计,他也没必要
去整治郭汝瑰,大势已去,抓几个特务杀几个间谍,江山就能救回来吗?
蒋纬国也是聪明人,顾祝同装糊涂,他也不敢去较真。戴笠已死,情报系统大部分被蒋
经国插手接管,他若再去硬插一杠子,岂不是自找没趣。毕竟在大哥面前,他的力量与
地位根本不够看得。
蒋纬国在撤退大陆前,苦心孤诣地经营情报网,安插了许多特务。到台湾后向蒋介石交
了底,蒋介石毫不犹豫地让蒋纬国撒手,把情报网全部交给蒋经国。在核心事务上,蒋
介石一向看得分明,决不会让两个儿子争权。
郭汝瑰听说了徐州抓住地下党的消息,虽然明白这是一场情报交叉,他也不能不为所动
。尽管各位大佬投鼠忌器,但为自己安全计,也得及早谋划退路了。
郭汝瑰怕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甩锅杀人,而他是战略筹划方面的重要负责人,届时恐
难全身而退,于是通过任廉儒向党请示,是否可以回到解放区。
组织上研究感到,此时郭汝瑰回到解放区,没有继续待在敌人阵营中作用更大。如果出
于安全考虑,可以到下面的部队掌握一个军,这样也可以继续为党服务。
这招避祸沓中之计正中郭汝瑰所算。他向顾祝同提出引咎辞职,顾祝同正巴不得甩开这
个烫手山芋,于是保荐他出任七十二军军长。
该军在淮海战役中被华野歼灭,郭汝瑰出面收拢败残军官,征收大批新兵,又动用各方
面关系要来足够装备一个军的武器装备,迅速重建起七十二军。
远离中枢后,果然没有人再找他的麻烦。1949年12月,郭汝瑰成功地率七十二军在宜宾
起义,安全地回到了党的怀抱。
--
FROM 113.102.163.*
凤凰卫视有个记录片,徐州城防图是一个在司令部工作的地下党带回家复制的。里面没提到和郭汝瑰有啥关系。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徐州突然爆出一桩惊天谍案,二公子蒋纬国擒
: 获一名中共地下党情报员,从他随身携带的一根扁担里,搜出国军在徐州的兵力部署图
: 。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09.250.191.*
感觉不太合理,那个人如果有砒霜,刚开始为啥不吃,严刑拷打后砒霜还能藏住么?都招供了,还自杀干啥
--
FROM 61.135.11.*
电视剧看多了吧,清廉就是共党?
--
FROM 120.244.220.*
杜聿明就是这么怀疑郭汝魂的,这可不是演义。杜聿明有一次去他家发现他家的沙发都打了补丁,就觉得比自己还清廉的郭小鬼很可能通共,还专门去找过凯申帝。
【 在 a1091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剧看多了吧,清廉就是共党?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2.*
FROM 139.205.192.*
学习了,确实是高人
【 在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徐州突然爆出一桩惊天谍案,二公子蒋纬国擒
: 获一名中共地下党情报员,从他随身携带的一根扁担里,搜出国军在徐州的兵力部署图
: 。
: ...................
--
FROM 159.226.22.*
不错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徐州突然爆出一桩惊天谍案,二公子蒋纬国擒
: 获一名中共地下党情报员,从他随身携带的一根扁担里,搜出国军在徐州的兵力部署图
: 。
: ...................
--来自微水木3.5.5
--
FROM 117.136.68.*
郭汝瑰居然是车祸死的呀?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徐州突然爆出一桩惊天谍案,二公子蒋纬国擒
: 获一名中共地下党情报员,从他随身携带的一根扁担里,搜出国军在徐州的兵力部署图
: 。
: ...................
--
FROM 124.64.17.*
根本没招,这些都可能是为了抢功编的。
【 在 mjdwd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不太合理,那个人如果有砒霜,刚开始为啥不吃,严刑拷打后砒霜还能藏住么?都招供了,还自杀干啥
--
FROM 219.237.202.*
同意。
主要是找茬。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没招,这些都可能是为了抢功编的。
--
FROM 117.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