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北解放战争前期,林彪提出要和国军打“硬拼战”,拼消耗。
豫东战役在战略上绝对算大胜仗,之后的济南战役中徐州方面的3个北援兵团行动迟缓,也是拜豫东战役所赐。
【 在 liuxueshen ( ro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役胜负主要看双方各自的战役目的,基本完成了就是胜利,没让对方完成就是不败。
: 通过战役前后后的全局态势来判断战役的胜负我觉得不对。
--
FROM 218.75.230.*
我也听说过,所以中央把情商高、善于调解矛盾的陈帅调到中原军区工作。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小道消息说刘邓曾在大别山失和,求考证。
--
FROM 218.75.230.*
嗯,造成济南战役中受命北援的3个兵团(邱、黄、李)不敢积极北上。
这3个兵团中的邱清泉兵团、黄伯韬兵团在豫东战役中可是非常积极的,尤其是黄兵团,在豫东战役中条件不够时创造条件也要上。
【 在 DavidSilva (转变)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像以往,这次TG外线作战,战场平原地区利于国军机动,双方整体人数战斗力差不多,国军相互配合救援也很积极,这都打成这样对国军信心打击很大
--
FROM 218.75.230.*
绝对算战略上的大胜仗了,结果就是济南战役中邱、黄、李3兵团像乌龟一样行动。
【 在 chinesehero (Neo)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前卒工作室这篇文章确实分析得比较深入具体。
: “简单认为豫东战役是粟裕的败仗”这句话不对,本来就是个胜仗,说是败仗的都没有良心。
: 20万人马在外线作战,伤亡3.3万,歼敌8.6万,首次攻占敌省会,首次歼灭敌兵团部,俘虏敌兵团司令,大大地打击了敌军的士气和信心,怎么算都是个大胜仗。
: ...................
--
FROM 218.75.230.*
济南都被打下了,山东解放区与华北连为一片,华野可全军南下作战。
这时候杜还痴心妄想北上攻击粟裕,消灭共军主力。
这是杜的一厢情愿而已。
【 在 bingli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8年6-7月解放军相继进行了豫东、兖州、襄樊、晋中、冀热察诸战役,统称为夏季攻势,正是在各个战场这一系列战役而不是仅仅其中一个的失利情况下,国民政府于8月召开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议之一就是在长江以北采战略防御,确保一年之内解放军不能过江。
: 不过国军个别将领还是有些想攻出去的,典型如杜聿明,他根据东北战场特别三战四平的经验认为,可以以济南作为决战战场,在解放军攻城不下伤亡惨重之时援军出动给解放军以重击,为此杜聿明准备集结三到四个兵团北上救援济南。但在济南战役实际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国军
--
FROM 218.75.230.*
国军脱离阵地去跟TG打运动战,只会死得更快。
【 在 chinesehero (Ne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战四平那是前一年1947年6月的老黄历了,那时华野刚歼灭整编74师。
: 到了豫东战役之后,这帮国军主力全打怕了,以至于济南战役不敢救援,接着淮海战役全军覆没。
: 看王外马甲的《战场上的蒲公英》,伞兵总队绝对是主力,武器好,政治过硬,技术也过硬,跟着黄百韬兵团在帝丘店被彻底打残了。其他的非主力肯定更不愿打了,大家能混一天算一天。
: ...................
--
FROM 218.75.230.*
也有华东饶漱石排挤陈毅的因素,陈毅这个人表面看起来乐呵呵其实也是有城府的,当时显得很乐意的样子,到了需要他扔手雷时就把真实心情表露出来了。
【 在 T72 (宁静致远)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听说过,所以中央把情商高、善于调解矛盾的陈帅调到中原军区工作。
--
修改:bingli FROM 114.214.202.*
FROM 114.214.202.*
可惜不知道具体细节
【 在 T72 (宁静致远)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听说过,所以中央把情商高、善于调解矛盾的陈帅调到中原军区工作。
:
: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小道消息说刘邓曾在大别山失和,求考证。
--
FROM 136.56.63.*
援助济南和济南打下后北上与共军决战,死得更快更惨,因为运动战不是国军特长,运动战中也没法配合,国军不同派系没法配合
【 在 bi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 1948年6-7月解放军相继进行了豫东、兖州、襄樊、晋中、冀热察诸战役,统称为夏季攻势,正是在各个战场这一系列战役而不是仅仅其中一个的失利情况下,国民政府于8月召开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议之一就是在长江以北采战略防御,确保一年之内解放军不能过江。
: 不过国军个别将领还是有些想攻出去的,典型如杜聿明,他根据东北战场特别三战四平的经验认为,可以以济南作为决战战场,在解放军攻城不下伤亡惨重之时援军出动给解放军以重击,为此杜聿明准备集结三到四个兵团北上救援济南。但在济南战役实际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国军这边还没准备充分,集结部队尚未完成,各兵团发现华野有打援部队正等着他们后顾虑重重,另一方面吴化文部起义,许世友又攻击太猛,导致济南很快被攻下,于是杜聿明的济南决战计划就失败了。但此时杜聿明还是觉得必须掌握主动权,同时检讨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认为以坚城消耗解放军的战法不再可行,提出乘华野打下济南休整之际,集中主力兵团北上与其决战,一举重创华野主力,以防止华野和中野会合后联手争夺中原。这个计划虽然获得老蒋批准,但很快杜聿明被调去东北处理后事,等回来时发现同僚们这段时间啥都没准备,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
FROM 123.1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