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没电视,没网,看书是少数获取信息的渠道,好多人都沉迷看书。
这事就跟迪庆沉迷水木看帖灌水是一样的,发帖是批注,灌水就是上报。唯一区别是看书听起来高大上。
现在信息越来越容易获取,人对信息也越来越挑剔,表现是注意力难集中。我爸拿本书能坐小板凳上看半天,我就不行。我看电影能连看三四部,现在的小朋友,电影都只看五分钟讲解版。
【 在 ch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主席年轻时,泡了一年的湖南图书馆,读遍了湖南图书馆的所有西方政治、哲学,经济学的书。其中毛主席最喜欢的是罗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后来当书店老板,经常在报纸上写书评,为自己的书店卖书,对这两人评价很高。
:
: 毛主席去苏联时,从哈尔滨图书馆拿了一堆书。其中甚至有土壤学,植物学等,还特别要了国富论,回国还书时,这堆书上圈圈点点,写满了批注。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67.2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