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征前,中央突然安排林彪任抗战大学校长是个什么考虑?
抗大校长是冷板凳吗?
--
FROM 183.220.5.*
和啥比,脱离红一首长到陕南打游击?
【 在 marqui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和什么比
--
FROM 183.220.5.*
林不唯上只唯实,没看到这一点,把林和其它动辄写检查老革命混为一谈,是最大的误解。林东北抗命好几次,包括后来庐山会议后拒不检查,也是一例,从来没有什么服服帖帖一说。
【 在 gest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说的对,林彪那时对耄很多做法不满(军事瞎指挥于是让彭代耄,耄在贵州云南要建根据地不去川北与张会师等),加上自己对陕北闹革命感到前途渺茫,要到陕南去,耄让彭劝林(彭劝了没劝及劝林有没有效果没见有报道),于是耄等让林转到后方冷静冷静,从43年整风后林对耄服服帖帖的,耄确实是高手。
--
FROM 61.130.55.*
要相信林的战略眼光,历史证明,林看对的基本没错。你说的没错,但后面说会理会议,林应该没放在心上,做了不悔,悔了不做,去陕南只是有所坚持罢了,和长征时期弓背弓弦,辽沈时候长春锦州一样。林认为自己不是毛的人,但毛认为林是。
【 在 bi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如果不是有抗日以及与东北军、西北军合作反蒋这个大势在,分一些干部去陕南那里发展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时那里有红25军留下的红军第74师正在反国民党陕西绥靖公署的围剿,他们从1935年7月坚持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从700多人发展到1700多人,如果有陕北派一些得力干部去,发展会更大。西安事变后谈判时,中共也以红74师是陕南土著不愿北上为由,坚持让他们留在陕南,以便在国民党重新发动内战时可以作为策应,可见陕南根据地的重要性。
: 另外,林彪想去陕南打游击,我猜想除了看陕北太穷感到失望外,可能也和会理会议的事情有关,那次虽然老毛觉得是彭德怀挑唆林彪写的信,认为林彪不过是娃娃不懂事上当了,但林彪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加上写的信中对老毛指挥的意见依然存在,于是下意识想避开老毛自己闯出一个局面来,否则如果仅仅是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完全可以仅仅提出建议、不说人选,用不着几次坚决地要求马上派自己去而不去和老毛沟通,直到老毛下令把职务交给左权代理才被迫回去沟通。
--
FROM 61.1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