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八路军是在1937年8月中下旬正式宣布组成编制和主要人员的,此时南方各地的中共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分成几类情况:
有的如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的闽西南特委和游击队、刘英的闽浙边临时省委和游击队、傅秋涛的湘鄂赣省委和游击队此时已经和中共中央联系上,开始和国民党方面进行了谈判;
有的如项英陈毅的赣粤边特委和游击队、高敬亭的鄂豫皖红28军从报纸上知道和学习了党的新时期方针精神,自行改编成抗日义勇军开始和国民党地方政府谈判,之前也是这种情况的何鸣的闽粤边特委和游击队因为丧失警惕而在下山进县城整训时被缴械遣散;
有的如黄道的闽赣省委和游击队、叶飞的闽东特委和游击队、粟裕的浙西南游击队等等此时因为没得到消息,或者得到一些消息但国民党依然重兵进攻他们,所以还在苦苦地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这还是八路军已经宣布组建,而在这之前谈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问题的时候,中央对南方还有多少党组织及其游击队坚持的了解更少了,所以不太可能就他们的改编谈什么。甚至到了1937年10月1日,中共中央给在南京谈判的张云逸等的电报中阐明对叶挺的安排计划时,也只提到张鼎丞部或刘英部这两个已经和中央建立联系的游击队。
【 在 chenq (cq)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路军的问题难道是和新四军问题分开各自谈的吗?
--
修改:bingli FROM 114.214.202.*
FROM 114.214.202.*
【 在 happyalvin (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四军的细节呢
一开始的军长人选之争大家都知道,副军长项英的位置则没啥疑义,就是参谋长的人选其实也有过波折:
最初项英提出陈毅或者刘英两个人选,陈毅不用说,井冈山上第三号人物,三年游击战争时是项英的搭档,刘英则是红四军转战赣南时加入的,曾在军部做事,后来老毛批准他下基层从连级干部一直升到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也算是嫡系了,同时挺进师作为红军主力在南方的遗留部队,刘英具有代表性,估计项英提出这两个和老毛关系较近的人选也是希望能获得中央批准。
但军长副军长都是南方游击队的,则参谋长不能再是了,于是中央任命正在南方搞统战已和叶挺接触了的张云逸为参谋长,因为张云逸也是铁四军的老人方便和叶挺搞好关系,据说此时叶挺属意自己当年的老部下周子昆,但中央觉得不能选和叶挺关系太密切且地位不够高的,免得被他影响,于是周子昆只能做副参谋长。
明显张云逸和叶挺关系一般,所以叶挺很快以张云逸还兼任三支队司令为名,向中央要求调周士第或者陈赓来,周士第也是叶挺的老部下,陈赓和叶挺没多少渊源,搞不好是周恩来的主意,觉得陈赓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成为新四军的主要军事指挥者(叶挺是党外人士、项英不懂军事),但被中央拒绝了。另外,粟裕的浙西南游击队此时和中央联系上,则长期搞政工的刘英的代表性一下子就削弱很多,于是安排刘英不加入新四军了,留在浙江搞党务坚持斗争。
--
FROM 114.214.202.*
好像四支队3000多人中,原红28军的是1800多人吧,其他1300多人是周骏鸣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周骏鸣后来发展本来还可以,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团长、五支队副支队长兼八团团长、二师/淮南军区参谋长、淮南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二师师长,华中军区参谋长、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结果因为1935年被捕问题在授衔前离开军队到地方工作,否则应该是中将。
【 在 wyid (yz)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敬亭的最强,当时有3000人了,其实保留一部分在鄂豫皖是正确的决策
--
FROM 114.2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