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一篇文章来说明孟良崮并非孤例
日军搞班哉冲锋,大多是最后没有办法的时候搞自杀冲锋而已。但凡还有办法的时候,都是依托工事拼死抵抗。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军在那些岛上死伤那么大的原因。
【 在 zb162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看二战介绍菲律宾那块纪录片,印象深刻的是缺粮的日军在山野里晃来晃去,回头有空再看看你说的这些;
: 死守没问题,但看相关纪录片,日军很容易就发起毫无意义的冲锋,也许战术上更好点战争拖得会更长些,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啥好消息
: :
--
FROM 69.131.210.*
是啊,华川阻击战其实也很重要,虽然比不上铁原阻击战。
【 在 sm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川阻击
: :
--
FROM 69.131.210.*
我只不过是希望不要把解放军吹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也不要把国民党军贬成一触即溃枪响一百八的乌合之众。
铁原阻击战主要是防止美军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倒也不至于守不住就会被打打鸭绿江。事实上美军的军史里面对铁原方向的战斗叙述并不多,可见并非生死攸关的方向。我是反对过分拔高铁原阻击战的意义,说得好像铁原阻击战成了朝鲜战场上最重要最有代表意义的阻击战似的。
事实上,关于铁原阻击战的很多网络上流传的说法都是胡扯,什么飞舞的链条啦,什么把部队分成几百个小组各自为战啦。都是毫无军史常识的胡说八道罢了。
【 在 zb162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想了下,和你再探讨一下,你对志愿军,解放军的要求是不够完美,而对国民党军队挑的几场战斗不开上帝视角的话很难说他们没有一拼之力(补充:开了上帝视角我觉得他们可以打的更好),南 临两战粟和中央军委估计失误,本身仗打的有毛病,国民党军内有坚城利器,外有大量援军,不输那可以说是底线,要是作战素养再高点,让解放军留下都不能说完全做不到,再说四平,同样是失利,要不是内部出了叛徒,跑的绝对不会那么难堪;碾庄双堆集怎么说呢,被围不假,但不开上帝视角,假设作为国民党一名小兵的话你会觉得这仗必败无疑?老蒋还口口声声优势在我。反观铁原阻击,那几乎可以说败的把裤子都快当了,这要挡不住,换个差点军队,就美军那推进速度,推到鸭绿江我都不奇怪,这样一个步兵巅峰作战,从效果来看也极大的挽救了志愿军,你看不上的理由是什么?
: 你有没有觉得你有点双重标准,对于解放军吹毛求疵,对于国军呢,垃圾淘金
: :
--
修改:tigereatmeat FROM 69.131.210.*
FROM 69.131.210.*
什么方法呢?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乱,不崩溃,就已经很特殊了。别的部队根本不会用这种方法。
--
FROM 69.131.210.*
问题在于是军科院《抗美援朝战争史》里面记载铁原阻击战用了两页多,而上甘岭战役是整整20页,你说哪次战役更重要呢?
事实上汉江南岸阻击战在军史里的篇幅都比铁原阻击战多。这还不说军史里写了整整一章的抗击秋季攻势战役。
【 在 zb16206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两句题外话,不要总以客观公正者去提醒别人解放军不是战无不胜的,你累不?在这个区里讨论的人很少这么认为的,你所提到的失败地方这个区里有人不承认吗?国民党军有能战之军,能战之人,他们的失败是从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他们为何而战,有为上峰而战的,有为功名而战的,有自保而战的,也有为钱而战的,当然还有就是为战而战的,大抵如此,他们从哪个纬度上看都是落后的部队,整个摊子都烂到底了,几百万人的军队找出一两只能打的毫不稀奇。
: 再说铁原,对于美军突破以后可以获得大胜,结果愣是把到口边的肉没吃掉,军史照实记录罢了,讨论怎么失败可能只能限于参谋部了;对于我军来说,这个也是更多的民间爱好者拔高讨论,解放军自己很少有宣传的,要把铁原讲清楚,前面的失败就要讲清楚,不好讲,说的也不多;个人角度,铁原的意义大于上甘岭,铁原不是有备而战,仓皇之间布置的,你这么了解军史,应该了解兵败如山倒的恐怖,败的恐慌效应会非线性的扩大,东北战场就是如此,本可一打之战,愣是再一败再败之下搞得起义投降此起彼伏;再说上甘岭,的确艰苦卓绝,配的上伟大二字,但其失败了后续可以组织二战防御三线防御,至少一时来看不是崩溃式的,而铁原不同,铁原延缓阻止了崩溃之式,其重要意义由于前面的失败没法作为特别正面的事迹来宣传
--
FROM 69.131.210.*
你说的这些军史里面都没说。你说我是信军史的还是信你的?
【 在 zb162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关于铁原守护的东西你觉得你没我女看清楚,铁原除了守护后方物资之外,主要还是维持战线,让撤退的军队不至于被分割围歼,另就是没有这些物资,即使部队撤回来,语气没有,粮食没有,他们除了继续撤之外别无出路,而美军机械化,后勤物资无需考虑,打成追歼战志愿军大概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守住防线。还有就铁原这种视死而归的打法,对面换成谁来说都不好有更好的打法,当然现在面杀伤武器强大了很多,再这样守估计就不行了
--
FROM 69.131.210.*
志愿军没有军团的建制。
要论作战意志恐怕还是日军最为顽强(变态级别的顽强)。负隅顽抗也是作战意志顽强的表现啊。日军即便是像英帕尔战役那样溃败的战役,也没有出现像180师那样行军途中就自行瓦解被敌人俘虏几千人的战例啊。
【 在 redglad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团级别的穿插,也只有自愿军能做到!!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 解放军的作战意志最为顽强,每位战士都为完成战斗目标作战!这跟日军的负隅顽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
--
FROM 69.131.210.*
同意!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和“70%的战俘选择去台湾”干系不大,主要还是归来后审查期间发生了高饶事件,导致风向过左。另一方面后来没有大仗打,这些人也少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
--
FROM 69.131.210.*
我是根据我所了解的战史做的判断。
铁原阻击战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在部队非常疲乏伤亡也大的情况下仓促转入防御成功阻击敌军,但是就战术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成功之处,伤亡非常大,189师基本上3天就失去战斗力了。而美军方面的战史对这场战斗描述甚少,说明印象不深,损失并不大。例如骑兵第一师和步兵25师,在整个反攻阶段伤亡704人和740人。即便加上另外两个师的伤亡,估计整个铁原阻击战里美军伤亡也就是两三千人,而63军伤亡了上万人,双方战损比在1:5以上。相比起来,秋季攻势里,骑兵第一师对战志愿军47军,骑兵第一师伤亡4千人,47军伤亡7000人,算下来接近1:2的战损比,这就比铁原阻击战要好很多。而到了上甘岭战役,双方战损比接近1:1,那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在 zb162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你聊天,受益良多,你不用信谁,你说的很多点我只是看到了可以去了解更多,让自己的兴趣好像更像那么回事;但以书页多少这种方法说服别人甚不可取,一斤白银和一两黄金并不是看谁重比出来的,我只是打个比喻,对于铁原,我的看法他们都是一顿重的黄金,你说上甘岭一顿半我觉得也合适,但要觉得这是黄金和白银的比较那只能说咱们得世界观太不一样,言尽于此,周末愉快
: :
--
FROM 69.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