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袁世凯死后,为什么是黎元洪做总统,而不是孙中山?
因为北洋势力太强大?民党有心无力?
而黎元洪又是袁世凯指定的三位接班人之一,黎元洪宽厚得人,所以得以登位?
--
FROM 123.118.11.*
这个问题相当基础,但是基础的又相当重要。基础在于这是初中历史问题;重要在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民初的历史就融汇贯通了。
民初最基本的政治逻辑自然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但民初的局面最基本的特点却在于实力分布分散,最强的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法理的道义就反而会变重。
袁世凯死前废除帝制,那袁世凯生前的最后时刻,法统就回归到1914年约法。(理解1914约法,就理解了护国运动,理解了孙黄第二次分裂)。按照1914约法,大总统去世后,由副总统也就是黎元洪接任。
袁世凯死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民国法统沿用1914约法还是回归元初约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方的立场当然是不同的。
站在黎元洪的立场,表面上当然是1914约法有利,他有法理的接任权。但是1914约法已经臭了,如果用元初约法他还是大总统,才是以他的实力而言最优的选择。
由于反对袁世凯称帝带来的巨大社会声望,当时段祺瑞积攒了空前的政治声望,他的表态举足轻重。众所周知,袁世凯破坏元初约法,制定1914约法的原因就在于孙宋为代表的临时约法,大总统的权利受到巨大制约,权利在内阁。所以表面上看,支持回到元初约法对接下来可以掌控内阁的他更有利,但是他却选择了恶心黎元洪,支持黎元洪继承1914约法法统的方式。
回到实力派而言,各省督军中支持袁世凯的都已经臭了,能保住官职就不错了。所以本来就实力最强在道义上本来就站得住脚的冯巩曾祖父就成了表面上的一呼百应的各省督军代言人。这个时候,从表面上看,冯应支持他曾经支持的1914约法。但是冯的一呼百应的声势很重要原因来自于反袁,所以他又反对1914约法,逼迫黎段回归元初约法。
最终黎元洪按照元初约法法统继任大总统,段祺瑞成为最大赢家。
以上三组人都选择了表面上对他们不利的选择,然而这就是民初复杂政治局势的常态。1916的多方妥协,也为一年之后的大乱(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埋下了伏笔。
站在南方革命党而言,他们当然人微言轻,但是回归元初约法,自然带来了法理上的巨大优势,这也为一年后南方革命到再起创造了基础(元初约法的解释权在手,护法运动的合法性)。
护法运动过程中的诸多事件,南方革命党内部的诸多问题才让孙真正认识到没有枪杆子,什么都是一纸空谈,没有强大的党组织,革命就是无本之木。
【 在 sq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北洋势力太强大?民党有心无力?
: 而黎元洪又是袁世凯指定的三位接班人之一,黎元洪宽厚得人,所以得以登位?
--
FROM 60.30.241.*
孙中山为啥没人支持?
【 在 johna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相当基础,但是基础的又相当重要。基础在于这是初中历史问题;重要在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民初的历史就融汇贯通了。
: 民初最基本的政治逻辑自然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但民初的局面最基本的特点却在于实力分布分散,最强的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法理的道义就反而会变重。
: 袁世凯死前废除帝制,那袁世凯生前的最后时刻,法统就回归到1914年约法。(理解1914约法,就理解了护国运动,理解了孙黄第二次分裂)。按照1914约法,大总统去世后,由副总统也就是黎元洪接任。
: ...................
--
FROM 111.205.198.*
扯那么多干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嘛。所以要成立黄埔军校,北伐才胜利。
【 在 johna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相当基础,但是基础的又相当重要。基础在于这是初中历史问题;重要在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民初的历史就融汇贯通了。
: 民初最基本的政治逻辑自然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但民初的局面最基本的特点却在于实力分布分散,最强的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法理的道义就反而会变重。
: 袁世凯死前废除帝制,那袁世凯生前的最后时刻,法统就回归到1914年约法。(理解1914约法,就理解了护国运动,理解了孙黄第二次分裂)。按照1914约法,大总统去世后,由副总统也就是黎元洪接任。
: ...................
--
FROM 159.226.180.*
这里的段祺瑞是最大的赢家
是因为「最终的结果虽然表面上违背了段祺瑞的主张,但这却是真正对他最有利,对其他两方更不利」的意思吗
【 在 johnal (johna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相当基础,但是基础的又相当重要。基础在于这是初中历史问题;重要在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民初的历史就融汇贯通了。
: 民初最基本的政治逻辑自然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但民初的局面最基本的特点却在于实力分布分散,最强的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法理的道义就反而会变重。
: 袁世凯死前废除帝制,那袁世凯生前的最后时刻,法统就回归到1914年约法。(理解1914约法,就理解了护国运动,理解了孙黄第二次分裂)。按照1914约法,大总统去世后,由副总统也就是黎元洪接任。
: ...................
--
FROM 43.243.12.*
是这个意思,段是高段位的政治家,冯狗相对没有太多权谋手段。
【 在 sixue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的段祺瑞是最大的赢家
: 是因为「最终的结果虽然表面上违背了段祺瑞的主张,但这却是真正对他最有利,对其他两方更不利」的意思吗
--
FROM 60.30.241.*
总统死了,副总统继位名正言顺啊,孙又不是副总统。。。
【 在 sq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北洋势力太强大?民党有心无力?
: 而黎元洪又是袁世凯指定的三位接班人之一,黎元洪宽厚得人,所以得以登位?
--
FROM 123.112.16.*
所以中国人得要个皇帝来管。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那么多干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嘛。所以要成立黄埔军校,北伐才胜利。
:
--
FROM 124.240.17.*
袁世凯任大总统时,黎元洪就是副总统
袁世凯称帝时,封黎元洪为武安郡王,位列功臣谱第一
取消帝号后,黎元洪复任副总统
大总统死于任期内,理所应当由副总统继任
【 在 sq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北洋势力太强大?民党有心无力?
: 而黎元洪又是袁世凯指定的三位接班人之一,黎元洪宽厚得人,所以得以登位?
--
FROM 113.47.176.*
直皖必然一边一派,各自支持哪个文本其实没啥关系。
黎的地位其实很平稳,直皖互相吃不下对方只能僵持,僵持就只能他这个无根基的水货来做大总统。
--
FROM 58.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