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77事变也是天津驻屯军的个人行为吗
你看的是日文原版吗
我看过的日本资料的中文翻译,
涉及明治、大正、昭和历史的题材,
几乎没有忠实日文原文的
有些甚至把大段话的意思都改了
日军演习区域很大,和29军演习区域有重合
看得出来双方事前就已经有很严重的矛盾,
即使当天无事,后来也会有冲突的。
7月11日当天,日政府决定继续增兵、
现地两军签订停战协议,同一天发生。
派兵进展如此快,虽然没有硬证据,
但说事前没有阴谋也不好解释。
但7月28日冲突升级后,
8月初的日中之间的船津和平工作还是很顺利的,
日方主张取消塘沽协定、梅何协定、土秦协定、
取消冀东、冀察两政府、撤离增派的日军。
不只回到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
甚至接近回到了1933年的状态,
日方放弃1933年以后取得的大部分利益,
但换取国民党承认满洲国。
谈判期间的9日,上海出现新的冲突,再次扩大。
上海战斗接近结束的11月初,
日方的谈判条件就比上面苛刻多了,
已经无法回到蒋希望的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
更不可能回到1933年的状态了。
【 在 chenq (cq)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回忆录里说,为防止关东军欺负关内的“天津军”,将“天津军”兵力增加了一倍,而不是因此发动七七事变。
: 根据他的回忆录,日本军政界事先已经听到了风声,特意派人来华了解情况,希望能制止这样的阴谋发生,但没有成功。他对于东京方面派人来华的用意是否真如对其所言——防止战争爆发——是有怀疑的。
--
FROM 117.136.0.*
驻屯军司令官的香月清司、
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武藤章、
陆军省军事课长的田中新一、
陆相杉山元为首的陆军长官主张增兵,
虽然他们受到参谋本部第1部长的石原莞尔、
战争指导课长的河边虎四郎、
陆军省军务课长的柴山兼四郎的反对,
但主张增兵的势力更强,终究没能阻止增兵。
【 在 vonmiles2 (vonmiles2) 的大作中提到: 】
: 倭奴陆军看来也不是铁板一块呀
--
FROM 117.136.0.*
日文资料还是看原文可靠。
东京裁判上有的人沉默不辩解,知道阶下囚多说无益。
日本控制满洲后和苏俄边界冲突不断,
1932-1934年100多次,
1935年开始每年都100多次边界冲突,
1937年的6月刚发生和苏俄的干岔子岛事件,
日本最担心苏俄势力的扩张。
前一年西安事变后光头和苏俄走更近了,
日本紧张,恐怕中国会是第二个西班牙,
苏俄利用第三国和对手竞争,日本更加紧张。
1937年初的国家预算比前一年大幅增加,
达到28亿日元,其中军费也大幅增加。
而春天开始的满洲五年经济建设预算25亿日元。
充足的预算可保持北方稳定,却也促成了驻屯军的好战。
之前的关东军行动有正当理由,后方也有人反对。
驻屯军没有正当理由,预期不可能掀起大浪,
当然驻屯军未必会那么想。
他们的目的就是对光头说,别和苏俄走太近。
而拿卢布发达、前一年被大林救了一命的光头,
认为苏俄可依靠,想在上海先发制人,
把2,500日海军陆战队赶下海,错过了与日本和谈的机会。
当然苏俄间接直接帮了他两年,对手太强无进展撤退。
【 在 chenq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了原文,是197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按说那年头水平应该还是可以的。而且那年代所发行的这种国外图书,一般都是供上面内部参考的,顶多有删节,但应该不会乱来。
: 从其中讲到的事前东京方面不断为防止战事爆发而派人来华看,事变很可能是天津驻屯军方面一手策划的,今井武夫也有此猜疑。不过从另一方面看,七七事变一直没有看到确凿的证据,表明日方哪些人在什么时候进行怎样的策划,这点挺奇怪的。按说东京审判的供词和辩辞里应该有不少猛料,但国内个人没见过这方面的公开材料。
: 至于上海的战端,主要是在日军长年累月的侵略行径,特别是北平刚刚发生的卢沟桥事变,局势紧张,使国民政府疑虑日军在上海也会如法炮制。为防不测,违反条约而秘密向虹桥机场屯兵,被日军发现引发的吧,然后从八字桥就干起来了。按说北平战事扩大以后就已经不可收拾了,前面谈了那么多都付之一炬,很难让中方对日方的承诺有所信任。
: ...................
--
FROM 117.136.0.*
光头先发制人,日本、国民党的说法一致。
违反协议入非军事区,前一年底就开始了。
开战第二天飞机就去轰日舰,
光头陆军也是猛烈攻击,准备好的。
国民党喉舌给的理由是吸引日军由东向西打,
免得华北日军从北向南打。
当然没说8月初的谈判,日本是很有诚意的。
光头当然知道一旦扩大肯定不是对手。
但8月初日本依旧是不扩大方针,
石原那帮人虽然没能阻止增兵驻屯军,
但是阻止了好战派的放弃不扩大方针的主张。
而且上海只有2,500日海军陆战队,
加上其它地区过去的一共能有4,000海陆队员,
光头兵的精锐师在上海附近,信心满满。
可是这次不同,上海开战几天后的17日,
日本放弃了不扩大方针。
【 在 chenq (cq)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蒋谋划在上海先发制人,把日军陆战队赶走,这点有疑问。我觉得蒋不会不知道,即使一时把日军赶出上海,可一旦日本国内动员起来,蒋无论如何也吃不消的。况且当时国内局势也不稳,仓促开战,难有胜算。从蒋的角度看,最合理的策略就是先“安内”,以空间换时间。待内
: 你这个说法有出处吗?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