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军东北战略,最正确的是卫立煌的方针
几个数据,
锦州守敌10万二流部队,东野伤亡2.5万。
天津守敌10万部队,临时抢修的工事,东野辽沈战役后重火力翻倍,伤亡1.9万。
长春守敌10万一流部队,东野没敢动。
沈阳战役,国军2个旅激烈抵抗,其他稍事抵抗即投降,东野伤亡在万人以上
(整个辽沈伤亡6.9万,塔山黑山都是数千,锦州2.5万,辽西打得也不厉害,。。。)
所以,以廖兵团和沈阳部队+52军固守沈阳。
30万部队,外加卫立煌为固守沈阳已经经营很久,粮单充足。
东野如果强攻,伤亡当在10万以上。
以林彪的性格,多半就是围攻了。
至少可以拖东野半年到1年,为国民党赢得喘口气的时间。
PLA差不多到1950年秋才能过江。
--
FROM 139.159.150.*
长春靠空投,沈阳附近还是国军控制,沈阳有兵工厂。
长春没准备,到最后,军队也没有断粮,也不缺弹药。
卫立煌搜罗物资很长时间了,怎么样1-2年的物资储备还是有的。
又不是说守个10年8年。
范汉杰的回忆,卫立煌把锦州的炮弹都搜罗到沈阳去了。
结果锦州战役的时候,炮弹不够用。
【 在 puma8888 (puma8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北国军补给靠主要靠空投,经济不允许,空军都去干后勤的事,你是运输大队长,你会昨想?其实老蒋跟赵括时期的赵王一样,国力不够,换谁都一样,拖不起。
--
修改:lazygamer FROM 139.159.150.*
FROM 139.159.150.*
义县都给你打下来,塔山还不是一样。
国军在锦西就有重兵,离锦州没多远。
塔山是中间点。
就算国军放着锦西城市不驻扎。
放重兵在荒郊野岭的塔山驻防,
顶多是阻击点放在锦州和塔山之间。
【 在 jhtcm (jhtc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能提前占住塔山,确保通道通畅?
--
FROM 139.159.150.*
大军的补给哪那么容易。
淮海500万小推车也不是说着玩的。
【 在 truncin (trunc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说国民党统治这么弱吗,连补给都解决不了吗。
--
FROM 139.159.150.*
林彪总比你聪明和了解具体情况吧。
如果那么清楚明白100%有把握,林彪会不愿意打么?
10万人的长春,林彪都不愿意打呢。
怎么就那么容易一鼓作气拿下沈阳(有廖兵团的)
【 在 tdyytd (无聊)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国军在48年面临的问题是会越来远严重呢还是越来越减轻?TG敢打锦州赌的就是几个割裂的据点和华北国军不会通力协作,事实也的确如此。而且,等到解放军打完义县,国军发现连火力都拼不过了,基本上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 事后诸葛亮总说要是傅作义全力向北就如何如何,拜托,看看他周围,他敢吗。那种局面下国军能撑过去的前提是具备共军的组织、信仰、动员能力,这个前提就不存在。所以最正确的其实是校长的思路,赶紧撤到关内,能撤多少是多少。
--
FROM 139.15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