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张国焘是怎么经营的四方面军?
张老四匪性太重,而且不自知,他和老蒋是一类性格的人。看他的铁杆手下黄超和李特就知道,没有一点规则意识,想杀谁就杀谁。想做大事,不讲规则哪行?老m一辈子都在建立规则和规矩。
最关键是张老四没有做老大的能力和实力,非得做老大,必然是悲剧。其实改变一下思路,做个老二或老三。建国后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至少是元帅。搞不好,老m给他安一个大元帅。
【 在 pEaklAUr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央红军长征后人数锐减,会师后张国焘发现实力悬殊,才有了拥兵自重的念头。
--
FROM 219.239.227.*
他缺的是总揽全局的能力,带兵打仗的实力还是有的。
关键是缺规则意识。老m建了规则,他在红四内部那种匪性就开始失效了。多数人都知道按规则办事是可行的,是做大事的风格。
红四的另外三座军头,朱徐陈,尤其是徐和陈,在红一和红四会师之前,还是听张老四的,会师之后,张老四就开始歇菜,因为他与m相比,规则意识差得远。徐立即转向m。陈墨迹了半天,本着大局意识,也转向m。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他能力本来就不行,是背靠tg才有威信,他后来当特务后逐渐就没人看得起,如果他真有水平,自己单干就是了,干么继续混在军统呢。
:
--
修改:btsing FROM 219.239.227.*
FROM 219.239.227.*
带兵打仗,不一定就得自己提枪上阵嘛。
张老四的指挥能力还是不错的。想想黄超和李特这种牛逼人物至死跟随,老四绝非孬种。只是与mao爷爷比,差得远。实力不行,见高人就得服,老四至死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徐陈都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徐,不能叫见风使舵。
红一和红四不会面,老张吆五喝六的好日子会一直过下去的,直至最后被老蒋消灭。
【 在 la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种实操能为中张老四最缺的就是带兵打仗,他要能打仗老徐的小命鄂豫皖时期就得交待了
--
FROM 219.239.227.*
贺老五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和规则意识。
张老四,读书虽多,但是他缺规则意识。没有规则意识,带兵打仗江湖气太重,他想拉拢朱徐陈都是靠江湖手段,可以说是匪性。看他杀不听拉拢的属下,就整个理由杀掉,这就是匪性。例子太多,不举了。
【 在 qi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党初期,张是北大学生领袖,出生富商家庭
: 张在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中,几乎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钱下到一线工人中
: 风格上跟李大钊极其相似,实操能力更强
: ...................
--
FROM 219.239.227.*
另外,徐如果不是军事指挥能力实力突出,非依赖不可,估计早被张老四干掉了。
有一本书,叫北上,小题名忘了。里面有详细的史料。
如果红一和红四会师晚一点,徐的小命未必保得住,建国后可能少个元帅。徐和张老四的几个铁杆很不对付。
【 在 qi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党初期,张是北大学生领袖,出生富商家庭
: 张在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中,几乎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钱下到一线工人中
: 风格上跟李大钊极其相似,实操能力更强
: ...................
--
FROM 219.239.227.*
老m对徐最理解。看老m后来对徐的信任,应该不是粉饰。
红一和红四的晚一点,徐估计被张老四的一些铁杆干掉。不过,徐开始没看清楚形势也是真的。而陈吃亏在一直没看清楚形势,等看清了,也就晚了。红四军的二把手,最后真成了教员。
【 在 wush13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徐回忆录是说 一方面军单独北上的时候,他自己也想跟着走,但是陈在他带不走部队,另外也舍不得四方面军。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后来粉饰的
--
FROM 219.23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