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章士钊曾借给过毛两万银元,毛从1963年开始偿还。
这是当年新民学会的吧,不是主席自用的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0元,每年初二还钱。约定从1963年开始还,一直到1972年还完本金为止。从1973年开始还利息,直到章去世。
: 章,1973年去世。
: --
:
--
FROM 123.166.192.*
这个角度太艹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章能善终和这笔钱不无关系。
:
--
FROM 124.126.6.*
当时的两万银元,按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两百万RMB?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0元,每年初二还钱。约定从1963年开始还,一直到1972年还完本金为止。从1973年开始还利息,直到章去世。
: 章,1973年去世。
: --
:
--
FROM 113.116.21.*
体会一下当时的物价水平:
鲁迅在北京买过两回房。
第一回买房是在1919年,鲁迅跟弟弟周作人合伙,买下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一座四合院,不算契税和装修款,花了3500块大洋。
第二回买房是在1924年,鲁迅从八道湾胡同搬出来,去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下另一座四合院,不算契税和改造费,花了800块大洋。
按银元在民国前期的购买力,按一块大洋折合50元计算,3500块大洋不到18万元,800块大洋刚刚4万元。
其实,鲁迅还买贵了呢。 1915年曾有人捷足先登,在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西段路北,买下正房3间、厢房4间、南房2间、耳房1间、门楼1间,共计11间房,占地半亩,才花了 150块大洋。当然这个案例有点儿特殊,特殊的原因是卖主儿急等钱用,把房子贱卖了。但即便不贱卖,民国初年的房子也卖不到好价钱。
到了 1930年,北平市财政局土地股评价委员会调查与评估全城住宅,评估的结果是小洋楼最贵,每间均价400块大洋;普通楼房次之,每间均价176块大洋;四合院瓦房再次之,每间均价130块大洋;普通平房再次之,每间均价80块大洋。这时银元的购买力已经下滑,一块大洋仅仅相当于30元到45元人民币。假定一块大洋折合40元,每间房建筑面积平均是20平方米,可以很直观地得到1930年北京住房的平均价位:小洋楼每平米800元,普通楼房每平米352元,四合院瓦房每平米260元,普通平房每平米160元。
同样在1930年,北平市社会调查所记账式调查全城工薪阶层的家庭收入,调查对象共有2300家,包括小学教员、人力车夫、三等巡警、纺织厂工人和店员,每家平均月收入16块大洋,折合人民币640元。这种收入水平当然很低,不过跟当时房价比可不算低,因为那时的工薪阶层攒几年钱就能轻松买小院。
现在北京房价跟区位有关系,基本上是离市中心越近,房价就越高。民国时北京房价也受区位影响,以当时市面上交易最多的普通瓦房为例,单价最高的都集中在正阳门大街、王府井大街、珠市口、大栅栏、廊房头条、西河沿东部这些地方,每平方丈能卖到370块大洋;其次是西长安街、东安门大街、户部街南夹道、金鱼胡同、干面胡同、方巾巷、闹市口、沟沿头这些地方,每平方丈能卖到310块大洋;再其次是马市大街、羊市大街、猪市大街、花市大街、西直门大街、鼓楼东大街、南闹市口、北闹市口、太平桥、鸭子庙、什锦街、府右街这些地方,每平方丈能卖到235块大洋。
每平方丈大约是11平方米,把平方丈计价换成平方米计价,即使是区位最好的普通瓦房,均价也只有1345元/平方米,是今日北京同地段房价的几十分之一。
【 在 ENV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的两万银元,按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两百万RMB?
:
: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1.219.63.*
再来体会一下现在的物价水平
【 在 ENV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的两万银元,按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两百万RMB?
:
: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1.219.63.*

只要能给钱就说明二人的联络渠道始终畅通,这在那个年代是极为关键的。太祖总不能把钱还给死人吧。
【 在 shortytall (shortyt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角度太艹了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8.*
FROM 139.205.198.*
70年代两万元可以买一套四合院吧
--
修改:lyonsu47 FROM 223.72.77.*
FROM 223.72.77.*
现在的银行贷款要是能这样多好
【 在 whoam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0元,每年初二还钱。约定从1963年开始还,一直到1972年还完本金为止。从1973年开始还利息,直到章去世。
: 章,1973年去世。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71.*
毛是借款合同的相对人嘛,当然要自己还
【 在 espain (伊比利亚)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借的钱也不是给自己花,最后却要自己还
--
FROM 113.116.20.*
估计是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章能善终和这笔钱不无关系。
: 【 在 whoam1 (只抠脚,不闻!)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0元,每年初二还钱。约定从1963年开始还,一直到1972年还完本金为止。从1973年开始还利息,直到章去世。
: : 章,1973年去世。
--
FROM 115.1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