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细看农村包围城市,更准确地说是乡镇包围城市
那个城市是指区域中心城市,除了区域中心城市全部都是农村.
例如延安就是农村.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革命根据地的那些农村并不是那些“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的自然村。而是归为农村一类的那些人口几万到十几万的乡镇。首先,在这一层次人口相对密集,资源足够多,可以承载一定数量的军队。其次,乡镇规模足够大,可以形成自身初步可持续的产业循环。这几点在真正的底层农村都无法形成。第三,自古皇权不下县,在乡镇这一层次,执政者统治比较薄弱,靠乡绅统治,具有生存空间。所以农村包围城市,实际是以乡镇为代表的小城市包围大城市的发展路径。这是革命时期。在改开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出,也是讲的乡镇推动城市。皇权不下县,县以下也是乡镇级别。所以乡镇是解读中国的密码,而不是真正的自然村。
--
FROM 120.236.76.*
你这是没去过农村了。
乡镇就是农村的集合,街道上长居人口也就一两千,管理几十个自然村,只有节日才有很多人。
人口有几万到几十万的那是县城。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革命根据地的那些农村并不是那些“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的自然村。而是归为农村一类的那些人口几万到十几万的乡镇。首先,在这一层次人口相对密集,资源足够多,可以承载一定数量的军队。其次,乡镇规模足够大,可以形成自身初步可持续的产业循环。这几点在真正的底层农村都无法形成。第三,自古皇权不下县,在乡镇这一层次,执政者统治比较薄弱,靠乡绅统治,具有生存空间。所以农村包围城市,实际是以乡镇为代表的小城市包围大城市的发展路径。这是革命时期。在改开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出,也是讲的乡镇推动城市。从历史上看,皇权不下县,县以下也是乡镇级别。所以乡镇是解读中国发展的密码,而不是真正的自然村。
--
FROM 221.239.111.*
你说的那是城市。
民国排名前三的大城市武汉号称三镇。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可能是有一手资料的,对讨论这个问题有正面帮助。
: (一)更准确地说,乡镇有二种理解,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是指乡政府,镇政府所在区域。广义的就如你所说的,包括所管辖的所有自然村。就象谈北京的时候,狭义的就是指人口富集区,比如五环内。广义地讲北京确实包括平谷,延庆等这些地区。
: (二)乡镇人口规模确实有差异。小规模的县与一个中心镇差不多。而一些重点镇,中心镇的规模可能与一个城市差不多,比有些县城都大。在分析的时候使用概念确实要注意这些区别。 所以套用现在的说法,也可以说成细看农村包围城市,实际以县城、中心镇为代表的,五线城市包围一线城市。而不是农村这个名字所显示的自然村。看文献的时候,把农村理解成那些底层自然村是会出现偏差的。
: ...................
--
FROM 117.9.93.*
一个县的人口都是分布在乡村的,县城没几个人。现在工商业发达,县城普遍也就几万人的规模。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还真不是。
: 看看1929年走出井冈山,第一仗,攻打长汀县。长汀县就是几万人。红军在那里才真正充了给养。
: 当时的红军重要根据地,兴国县23万人口。
: ...................
--
FROM 117.9.93.*
这是现代化大都市。
80年代武汉就有几百万人,但是市区才一百多,这还是排名前几的大城市,有大量的机关和工厂。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您这个结论是有数据支持的,还是想象? 从有限的样本看,中心区域富集,周边稀薄的荷包蛋格局似乎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北京的城区人口与周边农村人口相比。
:
--
FROM 11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