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25军长征,挺进大别山
死守四平明显是错的,
战略上想跟老蒋搞南北朝,定都长春,能不出战略错误么?
【 在 lazygamer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挺进大别山,死守四平都是正确的决策。
: 不能说101指挥失误打了败仗,就说老耄战略错误。
--
FROM 222.241.145.*
谢谢指点,我没想到挺进大别山的时机和粟裕的南麻、临朐战役有联系。
【 在 lazygamer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定是多休整的,
:
: 但是粟裕打了败仗,
: 国军一面乘胜压了过来,一面往往南截断南下道路。
--
FROM 136.56.63.*
死守四平是想形成占领东北部分领土的事实,有利于谈判,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死守四平明显是错的,
: 战略上想跟老蒋搞南北朝,定都长春,能不出战略错误么?
:
: ....................
--
FROM 61.165.13.*
倒不是想搞南北朝,是想在停火协议生效之前夺占地盘。
【 在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死守四平明显是错的,
: 战略上想跟老蒋搞南北朝,定都长春,能不出战略错误么?
:
:
--
FROM 136.56.63.*
刘邓挺进大别山,极大地减轻了华东、西北战场压力,确实是转折点。
--
FROM 117.136.41.*
减轻华东战场压力,是的。许世友的胶东解放区因此压力大减。
对西北战场几无影响。
【 在 greenyeagh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邓挺进大别山,极大地减轻了华东、西北战场压力,确实是转折点。
: --
:
:
--
FROM 136.56.63.*
事后评价本来就是开天眼的。
战略上可以认为是转折点,但是在战术上还是没怎么看出来。
滞后效应。
粟裕带几万人下江南更是没啥卵用。先不问几万人怎么过江。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是以事后开了天眼的角度去看的,也不客观啊
: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 转折点是没错,但中野原本不必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战略是对的,具体执行上值得再推敲。
: : --
#发自zSMTH@JNY-AL10
--
FROM 120.235.188.*
山东解放区可是两大爆兵基地
为华野提供了几十万兵源
而且还通过胶东从大连接收了无数炮弹
才有后来华野的兵强马壮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刘邓挺进大别山并没有让胡宗南分兵,缓解了山东解放区的压力倒是不假,对延安并没有起到支援的作用。
:
: 【 在 kim27 (kim)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101.87.111.*
牺牲中野
换来华野的几十万大军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折点是没错,但中野原本不必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战略是对的,具体执行上值得再推敲。
:
: 【 在 kim27 (kim)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修改:·Xaoyao 于 Sep 8 02:55:47 2021 修改本文·[FROM: 101.87.111.*]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01.87.111.*]
修改:Xaoyao FROM 101.87.111.*
FROM 101.87.111.*
我的感觉,似乎晋冀鲁豫在军工生产这块有点拉跨,中野的武器弹药供应要靠华北和华东供给。原来太行的老兵工厂干什么去了?生产炸药给徐帅炸临汾去了?
【 在 Xaoy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牺牲中野
: 换来华野的几十万大军
: :
: ...................
--
FROM 76.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