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9兵团冻伤原因分析
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美军在东线没有被结结实实胖揍一顿,也不会痛痛快快地一口气逃回三八线,朝鲜战场可能直接进入后期步步为营的阵地战,最终的军事分界线可能会落在更加靠北的某处,抗美援朝也就取得不了如此巨大的胜利。
战争就是这样,指挥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打胜仗,少死人是次要的问题。要是怕死人,仗就没法打了。
志愿军入朝的时机就很不好,太晚了。时间仓促不说,平壤-元山一线的蜂腰部也失守了。开战时,南朝鲜军都已经到鸭绿江边了。要是再墨迹几天,敌人已经把朝鲜全境占完了,这仗就没法打了。
【 在 ges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嫑胡推给别人,责任主要是老猫,没有督促粟裕边防军司令到位,粟胡转悠也不认命新人说事不急,老彭2次战役思想是东顶西打,老耄要东线打歼灭战,突令9兵团没有准备就入朝。
--
FROM 120.244.226.*
三七线都没站住脚,谈不上好不好防守。五次战役的目的是为了歼敌,不是要守住哪里的问题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到过三七线,不好防守吧?
--
FROM 120.244.226.*
要考虑当时的条件。九兵团入朝时,后勤二分部还没有建好,物资都不全。也就是说,部队入朝后连粮食弹药都保证不了。同时战事又紧急,刻不容缓,因此,部队当时才决定轻装,多带粮食和弹药,把棉被棉大衣都扔国内了。作战的时候,多数连队的炊事班都跟不上部队,战士们只能就着雪水啃冻成冰坨的干粮。
在这种条件下,指望部队能带炮太难了。
【 在 sm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在平时,这2个军确实可以拿下陆一师了
: 奈何为了隐蔽行军,没有带上炮,对付武器这么好的美军没有带重炮,怎么打,只能拿更多的命填了
: 所以战役指挥者还是应该先办法拉炮上来,不是完全舍弃了
: ...................
--
FROM 120.244.226.*
按部就班坐等后勤部门组织到位、物资就绪,结果就是坐失战机,放任美军占领朝鲜全境后就无计可施了,你这才是书呆子的打法。这样打抗美援朝不可能有胜算,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九兵团的后勤工作问题是很大,里面固然有部队对御寒工作重视不足和后勤工作组织不力的原因,但也有时间仓促、敌机肆虐、后勤物资不足、补给难以有效展开的客观原因。当时的客观条件就是这样,敌强我弱。打,必然要付出代价。面对劲敌,想打胜仗,又墨墨迹迹怕这怕那,到头来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多言无益,结果导向,业绩为王。人家二次战役打了大胜仗,把美军从鸭绿江一口气赶回了三八线,中国从积贫积弱一跃成为东亚地区军事强国;你呢?用你的策略打过胜仗吗?最大的战果是啥?摆出来比比呗。
【 在 cuiping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扯八道
: 完全一个书呆子
: 军事战争的指挥员,包括现在的总经理。项目经理,第一个要考虑的是不是如何大胜仗,而是如何不打败仗!!!!
: ...................
--
修改:chenq FROM 120.244.226.*
FROM 120.244.226.*
一看你就不懂,还指挥员亲自抓?那是过时落后的指挥方式。后勤保障是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其重要性一点不比军事指挥的工作差。靠指挥员拍脑门想当然地胡搞一气很容易出乱子,志愿军特别是九兵团就是因此吃了很大亏。后来志愿军成立了后勤司令部,专门抓全军的总体后勤工作。
多言无益,赶快把你的辉煌业绩摆出来看看啊!看看你到底是有真能耐,还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绣花枕头
【 在 cuiping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典型的一个傻子和书呆子!!!
: 后勤工作都是指挥员亲自主抓的事情。还去等????
: 一看你这就是根本没当做领导,没管过事的
: ...................
--
修改:chenq FROM 120.244.226.*
FROM 120.24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