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解放战争中电报是如何收发的?
电台工作人员需要停下安装调试好机器,才好收发;还需要用密码本编译,实在不能边行军边干活。
除非坐车,可以一边收发编译,一边行军;但一般没有这个条件。
或者如同长征中的二局,两拨人马,分别行军和工作,保证有人值班;但纵队一般不需要这么急迫。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行军中不开电台,这点你看辽沈战役中黄永胜的六纵就知道了,为了加紧赶路,他们有将近一天多都没有和总部联系,101给下属的要求也是到目的地后立刻电台汇报情况。而且如果行军中开电台很容易耽误时间或者被敌人窃听。
--
FROM 218.82.187.*
刘邓司令部的电台和技术人员的数量不够用。要忙活的通讯不仅仅向上;还有到各纵队、到地方军区、到后勤供给部门、到邯郸局、调试新加入单位;很可能还有敌台侦听破译、地下工作者的远程情报等等。一忙活就扎堆排队了。
“因通讯工具太弱”,这个是实话;有些电台好像还是借用四纵的。
【 在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央的电报。刘邓经常要迟1-2天才能收到。
: 应该有人转发。
:
--
修改:zea FROM 218.82.187.*
FROM 218.82.187.*
这种无线电台怎么供电?距离能发多远?
--
FROM 120.244.160.*
就是中央也必须要在落脚以后才能发报的,转战陕北时期中央就是这样,有一次因为躲避敌人测向仪追踪一天多没有给各大军区发报,可把那些军区的领导人吓得不轻。
【 在 zea (zea may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台工作人员需要停下安装调试好机器,才好收发;还需要用密码本编译,实在不能边行军边干活。
: 除非坐车,可以一边收发编译,一边行军;但一般没有这个条件。
: 或者如同长征中的二局,两拨人马,分别行军和工作,保证有人值班;但纵队一般不需要这么急迫。
: ...................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234.*
FROM 139.205.234.*
这个你看任何一部电影电视剧,只要是机关部门在发报
屋里面就有一两个人,在电报屋子里手摇,就在发电
【 在 pEaklAUrE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无线电台怎么供电?距离能发多远?
--
修改:baobd FROM 124.205.76.*
FROM 124.205.76.*
还有用N节电池串联的。往往需要发动群众部分批采购电池。
另外,到了48年,西柏坡在附近建了座小型水电站!
时有缴获需要稳定供电的设备,送总部才好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石家庄、哈尔滨,以及潜伏的地下工作者用城市照明电,不用多说了。所以敌人有分区停电法。
【 在 baob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你看任何一部电影电视剧,只要是机关部门在发报
: 屋里面就有一两个人,在电报屋子里手摇,就在发电
--
修改:zea FROM 180.164.1.*
FROM 180.164.1.*
是的,可以任意截取,空中的电波只要有设备,大家都能拿到。
但是收到电报,都是加密过的,大家都看不懂的,即使是收报员,他都不知道自己接收的是什么东西。
所以电报要译电员翻译,才是可读的信息。
明文加密-->发报员发包-------密电------->收报员接收---->译电员翻译----->送给领导
【 在 slps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可以任意截获所有电台发出来的电报吧
:
--
FROM 111.206.66.*
那时空中很干净,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无线电杂波
听说在晚上,5w的电台,在上海发报,延安就能接收到。
所以,15w的电台,应该可以保证正常使用了。
【 在 pEaklAUrE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无线电台怎么供电?距离能发多远?
--
FROM 111.206.66.*
首先要知道几点几分,在哪个频段通联
【 在 oqhpo (oqhp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可以任意截取,空中的电波只要有设备,大家都能拿到。
: 但是收到电报,都是加密过的,大家都看不懂的,即使是收报员,他都不知道自己接收的是什么东西。
: 所以电报要译电员翻译,才是可读的信息。
: ...................
--
FROM 114.91.11.*
频段应该是双方有约定
至于时间,正常双方会有约定,但是在约定时间一方没有上线,情报紧急,那就需要不断呼叫了。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要知道几点几分,在哪个频段通联
:
--
FROM 111.2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