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方方回忆的南方游击战争
中南局-叶-方方
中南局-林-陶铸-真人
反地方主义
【 在 w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方方,原名方思琼,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前,他在闽西南苏区打游击,带领红军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48年,他在任香港分局书记时,回顾亲身经历,写下《三年游击战争》的笔记,并在香港发表和出版。
: 敌人撤退以后,很快就知道上了我们的当,因此调动全部力量,又回头来向我“扫荡”。不过敌人这次在部署上,是把主要的力量,放在龙岩的白砂、溪口,宁洋的小溪,连城的姑田,永安的的小陶。撒开了一面大网,互相配合,逐步向着我据点推进,一面把据点纵横三、四百里的乡村的群众,全部移到周围的大乡村市镇,建栅筑垒,限制群众的出入于五里地内,晚出早归,不允许带着粮食、饭包出去,以防济“匪”。
: 明光独立营营长贺万得,在敌人进攻中,不转移阵地去打击敌人弱点,而和敌人硬打冲锋,结果中弹牺性,部队为敌人冲散,丘尚聪与第一连连长丘立生,只各带数十人冲出重围,分散活动,独九团二营营长刘汉,因自己带着侦察班出去侦察敌情,不掌握队伍,继而温含珍等刘汉未返,也带着一个通讯班过河来与我们联系。谁知在他们二人离开部队时,敌人即向第二营袭击,队伍因无人指挥作战,各自分散。在旧历八月中秋的晚会上,我和老罗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决定老罗到连城南部,我到宁洋西南,去收集部队。
: ...................
--
FROM 101.38.124.*
哦,粗心了没注意到。
反地方主义翻案不容易,即使在八十年代也没法彻底翻案,这事儿得到90年代,但是也没啥意义了。
【 在 kirby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没有李雪峰?
--
FROM 101.38.124.*
这类事情可以略微谈一谈,首先所谓后代其实和历史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能代表当事人,自上而下有些祖荫,自下而上想去代表,这就不通了。这些后代并不值得关注,例如,我挺喜欢刘帅,但是对于其后代则一点都不关注。有些后代是和历史事件有关系的,当事人的际遇直接影响后代,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争取自己的权益这个是支持的。
至于几个主要当事人的后代的所谓和解,就更不通了。一则是,几个当事人如果再碰在一起,对当年的事件到底是什么看法,还有没有分歧?我想还是会有分歧的。因为这个事件往往不是个人的权力之争,是政策、路线等等的分歧。二是,几个主要当事人后代和解了,能代表当年受到影响的地方干部和南下干部吗,他们和他们的亲属难道不是这个事件的主体吗?
这种后代的和解除了让小圈子更团结之外,毫无意义。
【 在 eeqzc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叶帅某年诞辰,叶家后人特地邀请了方方,古大存的后人,还有陶斯亮等人,估计和解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
FROM 101.3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