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洋人用低价倾销垄断照明用油,内地老百姓灯都点不起
一开始是送美孚灯
赠送也是一种促销方式
当年也是挨家挨户送飘柔
不然如何打开市场
【 在 Too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文章有些春秋笔法
: 即使八十年代非常多人的月收入也买不起两桶28斤装的非凭票供应煤油。另外拿物质非常丰富的现代来对某个物质做对比也很不公平。
: 标题和内容给人一种洋人通过恶意的低价倾销而特意摧毁一个行业,并且无法恢复该行业的错觉。
: ...................
--
FROM 219.236.127.253
这就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被西方商品低价倾销,都完蛋了
【 在 da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低价占领市场,然后几家联合分配市场份额,垄断市场,提高价格,放到今天的标准被骂的对象。煤油灯比菜油灯好,和煤油价格被垄断是两个概念,把这两者混淆才是春秋笔法。
: 就像现在的网约车市场被瓜分,你可以说嫌贵你回去骑自行车啊,没人拦着你。
:
--
FROM 219.236.127.253
是的,所以要有关税
就像现在,如果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不加关税,他自己产业也得完蛋
【 在 riff124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自身工业实力不行啊,所以我国建国第一代才努力全力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工业品。要不永远比不上人家价格,恶性循环发展不起来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219.236.127.253
完全可能
你竞争不过人家,落后的产品就没人生产,行业就完蛋了
好比你今天到哪里买马车呢
【 在 Too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举的例子不恰当,网约车是打击原有的出租车市场。如果出租车行业被搞垮后,恢复起来并不容易。当人们没有出租车选的时候,就不得不选已经提价的网约车,这属于低价倾销搞垮一个行业,让老百姓回不到以前的选择(出租车)上去。
: 煤油灯对菜油灯只是一种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打击。煤油灯并不能打垮菜油灯的行业,菜油还是随时可以从市场买到,老百姓还可以用菜油灯。标题说“内地老百姓灯都点不起”这不就是春秋笔法了吗?如果被洋人低价倾销后,老百姓再也买不到菜油,用不了菜油灯只能用火把,才能把老百姓灯都点不起归结为低价倾销。
:
--
FROM 219.236.127.253
很多地方不产油菜吧
估计得有乡下那种货郎带来卖
如果大家都不用菜油点灯,那自然没人来运输 贩卖这种东西了
【 在 Too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菜油包括桐油不是专用来点灯的,甚至点灯只消耗很小一部分,所以这个行业当时就完蛋了吗
: 而且像这种原始简单的物质,恢复起来也很容易很迅速
:
--
FROM 219.236.127.253
文章写的是找出来
也许有人保留了,但肯定很多人找不到了
就像今天人们家里,很少能找出火柴了
【 在 Toona (Too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章的原话:“而煤油价格的再次飙升,也终于压垮了中国老百姓那为数不多的消费能力。要知道在1930年代虽然收入有所上涨,但大城市普通职员工资也不过是15-20元。这0.6元一斤的煤油灯,真的是舍不得多点。而在中国内地的广大农村地区,这洋油价格老百姓们更是消费不起,
: 文章的原话也提到能恢复以前的菜油灯。
: 要是说像上海广州这种大城市的菜油灯行业打垮了,还算有一点可能。其实我也太不相信,因为菜油本来就不是专为油灯使用,要是说灯芯买不到,也许有可能,但是灯心草这种东西中药店都有售,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被打败的工厂,原始的东西恢复起来会很迅速。菜油灯本来就没有什
: ...................
--
FROM 219.236.127.253
我都说了
你一个产业都搞没了,恢复是很难的
文章也说了,要找出什么灯,那说明有些人找不到灯了
多收了三五斗这么说的
洋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铜板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人家合买一听分来用,就便宜得多。
那你还能找到卖菜油的小贩吗?可能都没人卖这个东西了
【 在 Too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出租车和之前比没有任何减少,那老百姓吃啥亏了?
: 实际是因为很多城市出租车被网约车挤的没空间,不得不坐网约车,所以有人才骂网约车
: 文章标题说老百姓都点不起灯了,而实际上只是用不起新式煤油灯,他还完全可以点回以前的菜油灯,这不就是春秋笔法吗?
: ...................
--
FROM 219.236.127.253
我在村里只见过煤油灯啊,没见过你这个东西
要像你说这么简单,那就没人买洋油了
【 在 hotpear (灼灼其华—永不凋零) 的大作中提到: 】
: 晕,菜油就是吃的油,不是专门用来点灯的,弄个小碟子就点上了。你小时候没点过?
--
FROM 219.236.1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