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本侵略军实行三光政策的后果
元朝灭金国时,采取的就是三光政策
借路南宋攻金时,
对汉中也是搞的三光政策,沿途杀的千里无人烟。
努尔哈赤占领辽东后,也是搞的三光政策,辽东300万汉人,被老奴反复杀的千里无人烟,原来的良田没人耕种,皇太极不得不进行阎崇年所说的大喜事行为,去关内抢几十万汉人回来做奴隶种地。
日本搞并屯政策,可能也是借鉴了大清沿海的迁界禁海政策,干脆把集中村外的汉人杀光了,游击队就没有老百姓给支持了呗,和大清把沿海老百姓给杀光了,防止给台湾做贸易提供支援,有异曲同工之妙。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舆论压力就是扯淡啊
: 希特勒直接烧了呢
: 日本那是想灭亡中国,和元清有本质区别
--
FROM 58.240.118.*
元灭金宋,华北损失4000多万人,四川损失近2000万人,两地合计只剩下1000万人左右。你说剩下的就是都是女人,是不是还有女人不知道去哪儿了?
辽东杀无粮人的时候,你说几百万汉人损失殆尽,是不是老奴只杀男人不杀女人?
日本人和元后金没什么区别,只是汉人觉醒了,让日本失败了而已。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不杀女人的
: 日本人不是
--
FROM 117.136.66.*
你说的这个有一个错误的假设。
就是元清不想在内地搞蒙化满化,所以一心搞汉化。
然而历史的事实,就是蒙古满清都梦想在内地搞蒙化满化的,但是力不从心。
而日本有了这个条件。
所以用这个蒙古满洲汉化来论证满蒙和日本的不同,很搞笑。
满清开国后就搞满语科举,奈何搞不下去。
满清开国200年还坚持清语清文为主体,满清对外签订条约的正本都是满文本,甚至前期都没有汉文本。
汉语在满清就是事实上的二外,民族语言,类似英属印度的国语英语,而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印地语。只是清语不争气,搞到后期满人自己都不会了。
而日语之所以在近代取得对汉语的优势,就是因为大清发展清语清文,抑制汉语汉人汉文明,导致的结果吧。
【 在 eeqzc 的大作中提到: 】
: 满人入关,表面上是胜利者,但心理上有很强的文化自卑感,被汉化很正常。日本可不是这样,优越感强多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
修改:oldgeng FROM 222.94.107.*
FROM 222.94.107.*
认可个毛啊,要是真认可,用得着搞满语科举?搞全满文外交条约没汉文正本?搞清语骑射剃发易服?
你就根本没看明白我的意思。
满清是想像日本一样,搞满化全国,而且也这样去努力了,剃发易服,满文才是国语,都是具体提现,最后没有完全成功,只是力有不逮,而不是不想。
而日本之所以有势力搞和化中国,也是因为有大清300年努力的基础在,才能凌驾于汉文化之上。
别臆测了,历史具在,不是不提就不存在的
【 在 eeqzc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是一个方面,毕竟满清作为征服者,语言是最后一块遮羞布,就像你说的,满清还知道搞科举,事实上文官制度都是照抄明朝的。孝庄下嫁不见于正史,很明显认可了儒家伦理那一套。日本甲午战争之后,就不认为中国还有什么值得他们学习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
FROM 58.240.118.*
满日的共同点,是都想着用自己民族同化汉族
区别是满族同化了衣服,语言因为落后没有同化成功,但是成功把汉族给拖到落后了。
日本因为更先进,所以如果时间长了,语言也会成功,服装也会成功。
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消亡华夏而已。
只是大清能力不足没有成功,而不是他们不想。
大清即使能力不足,不也成功同化了清装和辫子,成功把汉人的科技拖到和满清一样落后了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
: 这才10几年,已经双语了吧
: 再长点呢
: ...................
--
FROM 58.240.118.*
你说这话时,不是给日本人洗地么
日本人不是一样在努力学汉语,日本侵华时,日本人的中国通简直比满洲入关时满人中国通多多了。
日本还推广协和语,不就是日本味道的汉语么
时间长了,真难说是日语为主,还是协和汉语为主了
我不是讲了么,满人不是不想推广满语,是推不动。是努力过,发现不可行
即使如此还不是一直努力满文当国语,用在外交场合外交文本,和国家机密档案上么。这些地方在清前期哪儿有汉语的踪迹?
满清从来不是想用汉语,只是不得不。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得看结果啊
: 实际上,满ren也知道不能让汉人学满语,顺治就主动学汉语
: 大清统治300年,结果是满人都不会满语了,而不是汉人会满语了
: ...................
--
FROM 58.240.118.*
那是因为你知道的太少啊
张廷玉张英父子为什么荣宠不绝于清朝
张廷玉为什么成为满清惟一配飨的汉臣?
清帝交谈军国大事都是用满语交流
为什么张廷玉能下笔不错,一一记下来?
就因为他满语好啊。
清前期能高升的汉官,大都是满汉通晓啊。
不就是小鬼子那时候的翻译官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给日本人洗啊
: 我就说日本人统治的结果啊,短短10几年,已经有中国人可以日语聊天了
: 满人统治300年,也没听说俩汉人可以满语聊天的
--
FROM 58.240.118.*
那是因为满人都住在内城里,不和南城穷棒子打交道呗
满人缺足够的老师,来教穷棒子学满语呗。
清朝旗人老百姓说满语一直持续到辛亥年,
辛亥后,因为全国光复,说满语有风险
所以几十年内满语就绝迹了。
这可不是因为满人主动融入到结果
是因为满人知道剃发易服的凶残。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官,咱说老百姓啊
: 日本人在也有翻译官的
: 但清朝老百姓,做不到满语聊天的
--
FROM 58.240.118.*
那时候都民国了
老舍能咋写?
溥仪会不会他自己心里清楚,为了活命他能到处叫爸爸,都民国共和国了,又不是清初,说自己会满语有什么好处?民国时汉语说不好都可能掉脑袋的。。。到底666是陆陆陆还是溜溜溜?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舍可不是这么写的
: 茶馆里没有的
: 溥仪都不会了,老百姓会?





--
FROM 58.240.118.*
我给你列的文章,光绪20年,旗人做官去面圣,还因为满语不行被罢官呢
要是旗人都满语不行,那还怎么罢官?那得全部罢官了吧。光绪自己的满语还挺溜。
溥仪根据很多资料显示,他会满语,只是委曲求全装孙子而已了。
你不能拿今天以满为荣的心态去揣摩民国共和国初那时候的情况
那时候所有的旗人都把自己和满的关系撇得远远的。
启功出生时都民国了!
你想要找例子
你得找光绪年间旗人都不会满语,才有说服力
然而事实是光绪年间不会满语的旗人,都没法当官。。。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是会,老舍干嘛不写呢
: 溥仪确实不会,后来不是请他研究清史,他说不行,不会满语
: 启功也是差不多那会儿的人,没听说会满语的
: ...................
--
FROM 58.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