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9日,陈云同陈潭秋、腾代远等出席共产国际七大和青年共产国际六大的11名中共代表,一起进入莫斯科列宁学校学习并组成特别班,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英文[3]:191。这是陈云参加革命以来获得的第一次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陈云在特别班学习期间主要学习马恩列斯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中国革命和中共党史等内容。为了使学习更加深入,学校还请经济学家西嘎尔与陈云等中共代表住在一起,这样陈云和其他学员们便可以随时随地向他请教问题,得到更深一步的辅导。陈云后来在谈到苏联的学习生活时说:“一九三五年我到苏联,看不懂英文报纸,要人家翻译成中文。后来我旁边住了一位大学生,我就跟他学英文,用了几个月的功夫,马马虎虎能看懂报上的一点消息了。”1936年3月,陈云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专门培养中国东北抗联干部,在校学员有二三百人)兼任“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代理副教授,每年授课一百课时。”[3]:194。在此期间,陈云以被红军俘的国民党军医“廉臣”的自述,写出约3万字的《随军西行见闻录》,1936年秋连载于中国共产党在巴黎主办的《全民月刊》,向国统区和海外宣传长征[8]:44[12]。由于陈云刻苦学习、成绩优异,1936年5月8日陈云获莫斯科列宁学校“突击手”称号。1936年3月撰写《论全中国学生的救国运动》,刊登于《全民月刊》第一卷第四期。6月以史平之名同王明、康生等在《救国时报》第三十七期上发表文章,纪念瞿秋白牺牲一周年。《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奸细的活动》、《是真话还是谎话》、为悼念鲁迅逝世撰写的《一个深晚》、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诚意”和基本准备》等文章多次发表于《救国时报》。
--
FROM 86.13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