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先念军事能力还不错吧
没看出多强,政治上比较坚定。
中原军区一直没有把几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凝聚力就不够。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广世之名将,还经常被俘虏,甚至全军覆没。
: 西路军分兵后,只有李先念带领人突出重围。中原突围也是一样,弱势下能存活一部分非常不容易。湘江战役也损失惨重,难道说彭林刘都不会打仗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223.104.39.*
皮旅也是准备被牺牲的啊。
1945.9,南下支队与五师第二次会合。
1945.10,王树声部与五师会合,成立中原军区。
1946.6,中原突围。
大半年的时间,领导层意见都达不成一致,不能说能力有多强。
先念同志的能力最多也就这样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先念的部队突围损失不大,是在之后遵从中央指示就地建立根据地后才损失惨重的。如果都像王震那样逃回老区,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损失。陈毅后来在总结会上就明说了,中央就是要牺牲你们给其它根据地争取时间的。
:
--
FROM 219.239.31.*
开始就一直不想走,几次纠结,想让王戴走,359走。
停战后又不想走。
直到不得不走了,才下决心走。
郑总结五条教训:没准备粮款,战斗思想准备不够,笨重后方没及时送走...
中央一再强调,不要寄希望于停战,停战只会更复杂。
.....
总之,并没有见到有很出类拔萃的领导(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决断(分析、判断、坚决)和组织能力。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皮定钧只是负责掩护,任务完成后他们就可以突围自己选择去向,这和李先念王树声必须在陕南鄂西建立新区有本质区别,那是要直接面对跟在后面的大股追击部队的。
--
FROM 219.239.31.*
留下来两个因素:
1,中央希望中原军区坚持。
2,中原军区部队不想离开根据地。
除最初中原局要向西发展中央建议坚持外,其余情况下坚持不下要走中央都是同意的。停战前想留下来也是中原局自己致电中央:由于停战...,华北、华东三条路线没把握走通...,我们决定全部留原地坚持...。
要走,中央是不反对的。
我们讨论李先念的能力,三部分会师之后,军事上并没有集中兵力歼敌一部,反而局面愈发恶化;也没有审时度势决断出击;也没有统一思路组织协同。几乎都没有,自始至终始终都没有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我们把军事上的、态势上的种种不利归结于客观形势和中央的要求,那不客观。
这种情况下你要说李的军事能力不错,反正我看不出有多强。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搞清楚,突围的损失并不大,是建立新根据地损失才大,这和谈判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中央明确要他们在中原坚持,李先念自己的回忆说,不是为了牵制敌人,他们结束桐柏战役后就可以跑到苏皖解放区,当时可能牵制他们的国军部队只有一个军。他们后来打到光山的时候刚好停战令下达,中央又不要他们走了。
--
FROM 219.239.31.*
政治强,根据地建设也挺强,综合能力还是很强的。
【 在 Krkic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的强项是政治和经济吧。中原突围和西路军两件事,他有多大责任,貌似也不能全部归罪于他,但总归不是福将。
: 但李先念处理政治的水平那是炉火纯青,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拿捏之到位,少有人及。
: 最后他的谥号是革命、政治、军事家。我觉得,应该是革命、政治、经济家,虽然我共没有经济家一说。但在三十六军事家排名如此之前,也有点不大对。
--
FROM 219.239.31.*
大将里有些人确实水平低!
【 在 marqui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真的
: 论当军事家的资格,李先念并不比大将里的一些人差
--
FROM 219.239.31.*
政治一流
革命坚决
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在 QjjQc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念从西路军开始就一直被当炮灰,结果他居然活到了最后登极
: 为人为政确实有一套
--
FROM 123.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