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安事变后,老蒋为啥要兑现承诺
你意思是三人团干得还不赖?
【 在 tasdingo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就是取代当时的三人组指挥长征和解放战争。你不用管谁上台,这么大的组织不缺人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FROM 120.253.225.*
deng说,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 在 DRAGON9 (龙翔九天) 的大作中提到: 】
: TG高度评价教员的历史地位,
: 但也不是说没了教员TG就铁定完蛋,
: 即使红一全灭,当时还有张老四,还有贺龙任弼时,
: ...................
--
FROM 219.236.127.253
是的,
但是就像歌中唱的,“中国不会亡”。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deng说,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
FROM 101.6.131.*
张学良是其中一个选项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上台?冯玉祥?程潜?
: 军内2号人物何应钦也是亲日派
:
--
FROM 223.73.218.*
“1. 撤回平津的增兵、在卢沟桥附近设定非武装地带、撤销塘沽协定、撤销何梅协定、撤销 冀察/冀东 两政府、”
这条根本不可能,烦请给个出处。鬼子当时占着上风,怎么可能把吃下去的肉吐出来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分成强硬派和外交协商派。
: 强硬派在7月11日实现了向平津增兵的企图,
: 造成冲突在平津不断扩大。
: ...................
--
FROM 223.73.218.*
想当抗日领导,
就必须认账,
否则,
言而无信,失去号召力,
只能把抗日领导权让给别人,
这样的话,
老蒋政治生命基本终结,
投降这条路都被汪占了去,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翻脸不认账不行吗?以老蒋的为人和政客的本性,后者不是更合理吗?教科书遗漏了什么?还是有什么隐情?
--
FROM 114.242.249.*
我的意思是老蒋的水平和三人团半斤八两,被别人取代不是什么坏事。你看不到能够取代他的人,不代表没有,近代史以来国共两党都已经是成型的组织,从来不存在领袖死了或者下去了就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你念念不忘非老蒋不可,觉得老蒋投降了中国就要输或者跟着投降,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 在 liyiyouwanan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西安事变后,老蒋为啥要兑现承诺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Dec 7 15:23:22 2021), 站内
:
: 你意思是三人团干得还不赖?
: 【 在 tasdingo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的大作中提到: 】
: : 毛就是取代当时的三人组指挥长征和解放战争。你不用管谁上台,这么大的组织不缺人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20.253.225.*]
--
修改:tasdingo FROM 221.220.16.*
FROM 221.220.16.*
邓说的客气话
古代农民起义成功了几次?
亚洲的cp革命成功的国家有几个?
没有几百年一出的强力领导人
中国可能会陷入分裂,尤如汉末唐末
【 在 DRAGON9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但是就像歌中唱的,“中国不会亡”。
:
--
FROM 123.123.46.*
这几个都没戏。
张老四怕是连刘湘都搞不过,更别说老蒋。
【 在 DRAGON9 的大作中提到: 】
: TG高度评价教员的历史地位,
: 但也不是说没了教员TG就铁定完蛋,
: 即使红一全灭,当时还有张老四,还有贺龙任弼时,
: ...................
--
FROM 113.109.58.*
1935年11月1日,爱国志士孙凤鸣刺杀汪精卫;
12月9日,北平爆发“12.9运动”;
12月17日,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及其策略方针。
陈立夫也向蒋介石提出了与中共接洽谈判共同抗日的问题。陈立夫甚至还持假护照,试图经欧洲进入苏联,直接与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谈判,但因被日本间谍发现而放弃。
1935年12月,蒋介石指示驻苏武官邓文仪在莫斯科先后与王明、潘汉年接触,最后王明答复邓文仪:这个问题,你们必须与国内的中共中央商谈。无奈之下,蒋介石只能通过陈立夫寻找地下党。
陈立夫,把寻找共产党的任务,交给了曾养甫。曾找到下属谌小岑。谌找到中央宣传部下属的征集部主任左恭。因为他觉得这人有点儿“左”,八成跟共产党有联系。
左恭真的就是一个中共秘密党员,由特科负责人通过交通员与他单线联系。而联系他的交通员,就是张子华。
因此,张子华才会紧急寻找徐强和董健吾开会,提出尽快去陕北与党中央联系。
他们准备请孙夫人宋庆龄帮助解决:第一,路费;第二,通行证。因为董健吾是特科与宋庆龄之间的联络员,所以此事就由董健吾去办。
宋庆龄见到董健吾,就交给他一封信,说这是国民党高层给中共中央的信,要他送到陕北。宋庆龄还给他准备了路费和孔祥熙签发的财政部税务专员通行证。并且嘱咐他,到了西安,如果去陕北有困难,可以找张学良帮忙。
董健吾和张子华到了西安,天降大雪道路阻隔,于是找到张学良帮忙。
张学良和延安、南京分别联系后,就对董健吾的身份有数了。张学良遂用私人飞机将董、张送往延安,并安排部队地面护送去瓦窑堡。1936年2月19日,张学良目送飞机起飞后,转身对部下说:“既然南京可以和共产党联络,那我们也可以。”这句话为“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指教!这也印证了我的一个疑惑或推断:张学良的兵谏只是一个助推力,并不是他的个人举动导致历史走向的转折,或者说正统史书过分太高了西安事变和张学良的作用?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