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54年行政级别民主人士和kmd投诚过来人待遇太高的事
1960年9月初,刘少奇启用邓子恢。随后邓下乡调研,拟定出《农村人民公社内务条例》。成为“农业60条”的前身。
1961年广州会议,毛说:“邓子恢同志那个时候顽强得很。邓子恢同志,为了说服你,我跟你谈过多次话。现在我跟你统一了。我跟你没有矛盾了。”“去年他在山西、石家庄、江苏南部作了一次调查,作得很好,他的观点很正确。农村工作后头犯的错误,是谭震林同志他们有份,他没有份的。你们看不起邓子恢同志那是不行的,人家现在正确了。”
以上见《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下册)》P519-521,中共党史出版社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陈云提出减少城镇人口。
主持会议的刘少奇支持这个决策。他说:“现在就是要下一个很大的决心,减少城市里面的人口。”
这是同一本书P545页的内容
【 在 Braun (Wernher von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公倒是实在做了一些大跃进之后的善后工作。
: 老刘除了安插自己人,别的什么都没干过。
: 压缩工业项目,压缩城镇人口,粮食净出口改净进口,整肃统计系统,
: ...................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
刘在经济建设方面是有经验和能力的。braun关于刘的很多观点缺乏史实支撑,或者说,他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有利于于刘的史料。
刘在早期白区工运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对企业经营管理就有自己的见解,抗战时期在苏北根据地建设时就重视银行金融建设,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也是介入很多。这都是有史料可考的。
这篇1934年的论国家工厂的管理可以看到刘对企业管理的熟悉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3583/73601/74119/5039538.html
【 在 Craptop (Crapto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同意你关于刘没有做太多经济建设方面工作的观点,因为他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耐心
: 但是刘长于组织建设和人事安排
: 对于一般的领袖来说,这样的动作足以把他窒息
: ...................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
你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显然没看我贴的那篇文章
【 在 Braun (Wernher von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1934年哪来的企业?
: 每个五年计划执行到位之后,经济的局面都不一样。
--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