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观点不错啊
【 在 Rayn 的大作中提到: 】
: 童小溪在书里明确分析过毛、刘的两种群众观和群众运动方法。
: 這裏,是想引用這種對人群的理解來說明劉與毛的兩種不同的群衆觀。劉在其著作、講話中,從不忘强調群衆路綫,但再仔細解讀,研究他所提出的工作方法,不難看出,他心目中的群衆,很接近塔爾德的“人群”。在劉那裏,群衆很容易被權勢階層所脅迫和欺騙,他們的言論經常是被地方幹部所操縱,從而衆口一致,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心話。而一旦在正確領導的勸慰、誘導下,就會紛紛打開心扉,向黨交心。在劉少奇心目中,群衆的最主要優點,就是人多力量大,聲勢大,但缺點是 :一旦發動起來,就容易有過火行動。
: 而毛的群衆觀更接近塔爾德的“公衆”。毛同樣也强調群衆的數量優勢,幷經常在“群衆”前面加以數量冠詞 :“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异常”,“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麽?是群衆,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衆”,“除了黨的領導之外,六億人口是一個决定的因素”,等等 [1]。同時,
: ...................
--
FROM 221.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