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抗美援朝纪录片
中国喝热水的习惯,就和美国搞细菌战有关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才知道美军竟然使用过细菌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Plus」
--
FROM 140.243.218.*
提倡与实现是两回事
能全民喝热水是工业化的结果(大力发展煤炭业与电力)
【 在 flyrainb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吧,记得红军时期就提倡了。
: 常凯申的“新生活运动”有没有这个内容?
--
FROM 106.122.52.*
吃肉自古有之,老百姓能吃起肉,也没有几年
【 在 CE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喝热水古已有之,茶叶什么时候兴起来的?
: :
--
FROM 106.122.52.*
暖水瓶只是起了一点作用,没有充足的燃料,给你10个暖水瓶,你也不敢烧水
真正农村长大的,都知道,燃料是多稀缺。
因为植物燃料的生长速度远赶不上人的消耗速度。
以淮河以北的农村平原为例,柴火是与米、油、盐一样重要的东西
主要的柴是麦秸秆、豆秸秆、玉米杆,但是这些东西同时也是耕牛在11月-来年3月之间主要的饲料来源。
小时候,老爷子就非常注意柴火的使用,每到秋季,我家老爷子就疯狂的去割草去晒干,去到处扫树叶子,到处去搜集树枝的枯枝。
我不爱洗澡的习惯也就是当时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开水都只敢烧一瓶,哪敢烧热水来让你洗澡。
后来,让着一切改善,是有便宜的煤炭。有了蜂窝煤,做饭的时候,开大火,不做饭的时候蹲个水壶,这才让热水可以不断,冬季的取暖、做饭的燃料焦虑解决了,其他季节终于可以放心的烧热水喝了。以后有了电,电便宜之后,就更不用担心烧水的问题
【 在 ice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城里呆傻了吧,跟煤炭和电力有个屌关系,还不如说是暖水瓶的结果
: 农村很长一段时间,烧水做饭都是烧柴烧草,煤炭只有冬天取暖不得已才用,因为烧柴需要随时添柴而烧煤不用,烧煤球那都是奢侈。
: 至于电力,也不看看电磁炉热得快哪年出来的啥时候普及的
: ...................
--
FROM 59.61.127.*
一看你就是不知道农村在没有蜂窝煤时候是多惨
没有煤炭的时候,夏季烧水都要省着点烧,因为冬季只能靠麦秸垛里的麦秸秆撑一个冬季,而这个麦秸秆还是耕牛的过冬的饲料。所以,为了能安全的过冬,其他季节都很少烧热水,所以有客人来了,端一杯热水就是很高的礼遇了。
由于工业化,出现了比较便宜的煤炭,老百姓就没有了过冬的燃料焦虑,所以其他季节才敢烧热水。
【 在 ice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城里呆傻了吧,跟煤炭和电力有个屌关系,还不如说是暖水瓶的结果
: 农村很长一段时间,烧水做饭都是烧柴烧草,煤炭只有冬天取暖不得已才用,因为烧柴需要随时添柴而烧煤不用,烧煤球那都是奢侈。
: 至于电力,也不看看电磁炉热得快哪年出来的啥时候普及的
: ...................
--
修改:TaoTeChing FROM 59.61.127.*
FROM 59.61.127.*
77年,安徽阜阳人
你要牢记一个规律:生物燃料的生长速度是远赶不上人类消耗的速度
平原地带,没有煤炭与石油的情况下,柴是个大问题
开门四件事,柴米油盐,这个不是胡乱排序的。
你没有发现,工业化之后,有便宜的煤炭和电之后,中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就改观了很多么?就是因为老百姓可以不用为了燃料问题,疯狂的砍植被与树了。
我小时候,我发小差点被他爸打死,就是因为他很淘气,把梧桐树的晒干了的球果浸透煤油拴在大耗子尾巴上,然后把梧桐果点着了,看老鼠乱窜,但是有一次玩脱了,一个生命力顽强的老鼠疯狂的逃命过程中接连钻了好几个麦秸垛,农村的麦秸垛往往是相连的,然后加上那天刮大风,直接火烧连营。至少20户人过冬的麦秸垛(烧饭、喂牛)被烧了,我发小家赔了不少钱。
【 在 ice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说你在中国哪个省区的农村哪个年代生活过几年吧
: 如果你不是村里长大的,就别拿你的二手知识来跟我的亲身经历来扯了
: 如果你也同样农二代,那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一下不同年代和地域的农村差异
--
修改:TaoTeChing FROM 59.61.127.*
FROM 59.61.127.*
你说的搞笑,就是我们的现实
我们就是管白开水叫茶
热水是尽可能少烧、尽可能少喝(不是说不烧与不喝)
关于柴的稀缺,我是最有印象的,小时候冬天尽可能的不烧热水,女性一个月烧两次热水洗一次澡
小男孩嘛,能不洗就不洗了
所以,我不爱洗澡的毛病也就养成,而因为这个毛病刚进大学的时候还被同学鄙视
【 在 ice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说你在中国哪个省区的农村哪个年代生活过几年吧
: 如果你不是村里长大的,就别拿你的二手知识来跟我的亲身经历来扯了
: 如果你也同样农二代,那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一下不同年代和地域的农村差异
: ...................
--
FROM 59.61.127.*
你主要是漏考虑了一个事情:牛
如果没有牛,其实秸秆应该够用了。
但是农作物秸秆是牛过冬饲料的主要来源
如果牛没有了饲料,出了问题,别说饿死了这种事情,就是掉了膘,都是大事情(你把一个壮汉饿上几个月,没饿死,饿脱相了,即使后来慢慢调养好,这个壮汉的劳动能力可能也大不如前)。
甚至可以说,冬季人可以少用点麦秸秆,而牛用的麦秸秆是一点也不敢少。
所以才说一考虑到牛的饲料,为了度过冬季的燃料、饲料这个难关,一年里都要紧紧巴巴用柴火,就是因为冬季的这个焦虑。
而煤炭的出现,就是打破了这个冬季焦虑,让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用柴烧水了,不用担心冬季。
【 在 ice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比我大,经历比我早小十年的左右,我在鲁中平原长大
: 柴/燃料的确是大问题。在平原地区主要靠枯草和农作物秸秆来支撑
: 我小时候还经常遇到背着筐去收集枯草来做饭用的人
: ...................
--
FROM 59.61.127.*
煤炭的作用在于,打破冬季的焦虑
由于煤炭的存在,虽然我不一定能用着煤炭,但是我不用再担心冬季自己存的麦秸秆不够牛吃,不够烧火做饭的了,从而导致冬季之外,我可以比较放心的烧热水啦
没有煤炭之前,我们家有两个热水壶,一般是只烧一瓶热水,除非是预计过几天会有事,才会烧两瓶热水
有了煤炭之后,烧两瓶热水,老爷子就也不说啥了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区差异吧?
: 我小时候老家农村那边冬天很少有人家用煤炉,基本上就是烧柴禾,主要
: 就是农作物秸秆,麦秸,玉米秸,棉花秸秆,玉米核,还有野地里捡来的
: ...................
--
FROM 59.61.127.*
自来水……
我们村有自来水还是2015年左右的事情
你是没有经历过最苦的日子
我经历的时代,别说用柴烧热水都要精打细算
甚至魔幻的是,为了积攒化肥,很多人在地里要拉屎拉尿都是要硬憋到自己地头的时候跑自己地里去解放一下
这个就是工业化之前农村的现实
【 在 ice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比我大,经历比我早小十年的左右,我在鲁中平原长大
: 柴/燃料的确是大问题。在平原地区主要靠枯草和农作物秸秆来支撑
: 我小时候还经常遇到背着筐去收集枯草来做饭用的人
: ...................
--
FROM 59.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