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言的回忆
接着江青话锋一转:“你们觉得江姐的性格怎么样?”小说《红岩》中江姐的
性格,作品中早写了。江青这时凝视着我们,却认真地说:“我国民主革命经验很
丰富,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少了。男共产党员写得好的还有些,女共产党员的英雄形
象写得好的太少了。地位高点的更没有。韩英是个游击队长,工作有局限;阿庆嫂
是个联络员,社会接触面也不够。江姐不同,是政委。”江青提出:“应把江姐当
作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女共产党员的典型来塑造。”
我们正不知怎样将这么高大的政治意图和江姐的性格联系起来时,江青就又对
她心目中的江姐的性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她说:“她(江姐)的性格应当是能文
能武,以文为主,文中带有几分英气;她既善于作公开合法的斗争,也善于进行秘
密的斗争。”
这更使我们迷惑不解。这明明是政治意念,哪里是什么人物性格呀?
“你们觉得,”江青忽又凝视着我们,向我们问道:“毛主席的性格怎么样?”
“我们觉得毛主席很和蔼、慈祥。”
“不!”江青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主席的性格很复杂?”
我们完全被江青这样肯定的结论惊呆了。江青似乎早已察觉到这点。她笑了笑,
随口向我们问道:“你们知道主席当年被捕过,又逃走了的事吗?”接着她讲了毛
主席大革命年代在湖南乡下被捕的经过。
讲完,她笑道:“你们小说里写的那许多,成岗办油印的《挺进报》,像刻钢
版、搞油印这类事,我在上海也干过。你们小说里写了特务,你们和特务打过交道,
我也和特务打过交道,我也曾被捕过。”
“那时,我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有一次,我去一处地方联络出来,就被捕了。
几个特务看押着我,我身上还藏有党的秘密文件。我一边走,一边想方设法将文件
毁掉。我看见街边人行道的前面,有一个通下水道的小洞,路过那儿时,我故意绊
了一下,扑通一声摔倒在地,趁押解特务不注意的瞬间,将藏在我身上的文件塞进
了下水道。从地上站起来,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组织上听说了一个故事。说江苏地下
省委有个跑交通的姑娘,18岁,平常梳根长长的独辫,特务抓住了她,她将辫子向
身后一甩,就哭了,一边哭,一边伤心地说道:‘我才18岁,你们要把我弄到哪儿
去嘛不清不白的,叫我将来怎么做人嘛?’她越哭越伤心,到了监狱,饭也不吃,
整整哭了三天。敌特判断,她哪里像共产党?就把她放了。我就学她的办法,到了
监狱,我用手在脸上一抹,也放声哭了,说我是个教书的,你们把我弄到这儿来,
把我弄得不清不白的,将来我怎么见人呢?关在牢房里,整整哭了一个月,敌特看
我不像共产党,把我放了。”
听到这儿,我们的心不禁怦怦跳了,自己问自己:难道组织上对她的这段历史
竟没有审查过?但我们当时来不及细想,也不敢问。
话锋一转,江青瞬间似乎有了灵感,兴奋不已,滔滔不绝地为京剧《红岩》的
“江姐”说出了一场能文能武,以文为主,既善于作公开合法的斗争,也善于进行
秘密斗争的戏。江青为戏设计了这样一个场面:江姐和叛徒突然相遇,将悬念提起
来。那是在乡下一座院房里,甫志高带人去寻找江姐,他发现了她,当然要设法抓
她。江姐看清了这形势,但身边就只警卫一人,制服不了叛徒,就以智取胜。她在
稳住甫志高的同时,就让警卫去调游击队,她见甫志高未敢贸然下手的原因,是担
心自己带的人手不够;甫极可能也在稳住她,同时在调动援兵。因此,江姐又传话
游击队:注意打援……
江青凝视着天花板下的吊灯,忽然小声向我们说道:“你们的小说,应当按照
京剧改编的这路子改出来。”
她,终于将她隐藏在自己心底的话讲出来了!?
【 在 bit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祖确实并不需要这个故事,而且恰恰相反,这种被俘的事在后来
: 的运动中被认为是污点。几乎所有有被俘经历的,都要被反复查证
: 没有变节行为,甚至几乎是默认被俘就是有变节行为。太祖这个事
: ...................
--
FROM 12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