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中旬,由八路軍第129師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和1個騎兵連組成的東進縱隊,挺進河北南部,協同地方黨組織,準備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冀南地處平原,沃野千里,歷史上一向都是富庶之地。但隨着全面抗戰的爆發和國民黨軍隊的潰逃,這裏的局面非常混亂。
鉅鹿縣保安團和土匪8000人血拼,八路軍騎兵遛遛馬,盡數收編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鉅鹿縣保安團能生產手榴彈
當時,日寇已經佔領了冀南大部分縣城,但由於兵力有限,其僅能在重要鐵路、公路沿線留駐部分軍隊,在其餘的多數縣城則通過收買民族敗類,籌組“維持會”、“皇協軍”等來建立偽政權。同時,冀南還有少部分未被日寇染指的縣城,但卻有大批土匪、潰兵盤踞,這些傢伙往往打着各種旗號招兵買馬,爭搶地盤。
冀南當地的地主富商等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也紛紛打出“防匪自衞”的旗幟,組織民團、“紅槍會”等,並藉機搶掠敲詐,魚肉鄉里,致使土地肥沃的冀南大平原民不聊生,田園荒廢。當時,鉅鹿縣保安團就是地方武裝中勢力較強的一股,其擁有上千人槍,還有一定的軍工生產能力,可以自己製造手榴彈,加上鉅鹿自古就是軍事重鎮,城牆堅固,因此還能在一片混亂中自保。
鉅鹿縣保安團和土匪8000人血拼,八路軍騎兵遛遛馬,盡數收編
編輯搜圖
▲抗擊日寇
劉磨頭匪幫有7000人馬
除了保安團以外,鉅鹿縣還有另一股比價大的勢力,擁有近7000人馬,其中不少都是國民黨軍潰兵,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匪首劉磨頭系當地慣匪,雖然打着“抗日義勇軍”的旗號,卻從來不對日偽軍作戰,反而四處裹脅羣眾、燒殺奸虜,令羣眾恨之入骨。八路軍東進縱隊進入冀南的時候,劉磨頭正在率部攻打鉅鹿縣城,並已經圍城10餘日,正打得熱火朝天。
東進縱隊雖然僅有6個連的兵力,卻都是在山西等地與日寇浴血奮戰過的老八路,以他們為骨幹,加上地下黨組織前段時間的工作,部隊迅速得到擴大。考慮到鉅鹿縣距離鐵路線較遠,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羣眾基礎又好,東進縱隊決定以鉅鹿縣城為根據地,爭取儘快打開局面。很快,東進縱隊司令陳再道就派人給劉磨頭送信,名為調停,實則逼其退兵。
鉅鹿縣保安團和土匪8000人血拼,八路軍騎兵遛遛馬,盡數收編
編輯搜圖
▲八路軍騎兵在行軍
騎兵在南宮縣城外馳騁
劉磨頭雖然人馬眾多,卻都是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十幾天連個縣城都打不下來,而八路軍此前在平型關、陽明堡等地連續擊敗日寇,威名遠播,考慮再三,劉磨頭感覺實在惹不起,遂率部退走,撤出了鉅鹿縣境。鉅鹿縣城的危機解除了,但八路軍仍沒能順利進城,因為城內主事的保安團長王文珍、警察局長甄福喜、縣政府祕書劉建三等,都曾在1935年殘酷地鎮壓過共產黨領導的暴動,屠殺大批的共產黨員和進步羣眾,因此不敢輕易與八路軍見面。
東進縱隊本着“先禮後兵”的原則,先是針對入城問題與王文珍等人談判,一直談了兩天多才答應。但1938年1月25日,當東進縱隊按照規定時間入城時,城內卻又突然變卦,以“城內房子很少、難民甚多”為由,阻止部隊入城,保安團也在城上荷槍實彈佈防,隨時做好了動武的準備。見此情景,東進縱隊暫時撤回城西北五里的張家莊駐防。次日拂曉,騎兵連奉命繞過鉅鹿縣城到城東南執行任務,行軍時騎兵們故意拉開距離,在城外的沙地盡情奔馳。
鉅鹿縣保安團和土匪8000人血拼,八路軍騎兵遛遛馬,盡數收編
如此一來,鉅鹿周圍人喊馬嘶,沿途道路塵土飛揚,彷彿被千軍萬馬包圍一般。王文珍等人見狀立即慌了,城內幾位擁護抗戰的開明鄉紳乘機勸説,加上陳再道司令員親自入城,面對面向王文珍等人宣傳統一抗戰政策,終於打消了這批人的疑慮。1938年1月27日上,東進縱隊主力開進鉅鹿城,獲得羣眾夾道相迎。進城後,保安團很快被改編為東進縱隊第5大隊。至於已經離開的土匪劉磨頭部,八路軍也沒有放過,迅速派出一些幹部前去進行抗日教育及改編,很快將其主力瓦解收編。
--
FROM 14.13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