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豫北战役之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兵力
缓不过来的,大队长那段时间虽然失误很多但重点进攻其实战略上没问题的,哪怕没了张灵甫,刘邓不站出来带走那几十万要吃饭的嘴,山东那边就算一将开挂能打赢也照样要饿死人了,陈大将始终没进陕北合击就是因为养不起,彭总那边都在吃菜叶了。刘邓不走,大别山的处境就是山东的,补给跟不上只会拼一次亏一次,赢了也亏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史实描述不准确。。华野5个纵队没有一起南下。先在鲁西南,秋天加一个纵队西来归建后,才南下。
:
: 2 退一步说,按所说的,国军不懂得趁病要命?对华野5个纵队,只派少量兵力吴搞得难受,不多派些兵力全歼。
: 说明国军兵力不足,两边只能顾一边。 或者围攻华野,南边交给武汉;或者南下追击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NY-AL00」
--
FROM 113.115.51.*
觉得大别山这个选择有争议是因为你事后看开了上帝视角了
从当时的角度看,大别山是最正确的选择,之所以现在的人觉得有问题那是因为白崇禧抓住了那一时期争夺的本质,从经济上搞死了刘邓的补给。而这个因素,无论去的是哪里,一样会碰到,唯一可以避开的一招就是刘邓找个凉快的地方呆着,把白崇禧让给其他人对付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下走是对的。这是比较共识的判断。
: 争议主要是否一定大别山,其次时机节奏。
:
: 比如想调动皮旅独立师回大别山做地方军区。急切南下没来得及。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NY-AL00」
--
FROM 113.115.51.*
只能说教员和刘都太牛了,一个战略上算准了他不敢让刘邓在大别山开分基,一个战术完胜,直接穿透了凯申公几十万大军的防线
这两个有一个拉胯了,要么走成废棋要么白白送掉当时最强的一支主力,凯申公输得不冤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河归故和重点进攻是常凯申战略上的神来之笔,即便张灵甫殒命,也无碍大的格局。只不过跃进大别山这招给翻过来了。如果常不派大部队追刘邓也许局面就不同了,继续围攻陈粟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NY-AL00」
--
修改:Martizan FROM 119.130.129.*
FROM 119.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