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豫北战役之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兵力
当时刘邓4个纵队和华野5个纵队一起南下的。
刘邓直扑大别山,华野5个纵队中途停下,在豫皖苏打转转。
国军主力追着刘邓过去了。
剩下的零星国军比如吴化文,就搞得华野5个纵队很惨。
如果刘邓不去大别山,也留在豫皖苏,
国军主力兜过来,也站不住。
南麻临朐打输了,影响非常大。
共军有崩盘风险。
非立刻跃进大别山不可。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向外打把战争引向南线国统区是没有争议的。
: 争议中野突进到大别山,突进这么远是不是好。是不是唯一选择。
: 对比方案比如到豫皖苏,半依托老根据地。
--
FROM 117.136.38.*
这番话只是描述当时战局而已。
和太祖有啥关系。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番话说下来是不是觉得自己早生100年就是太祖在世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
--
FROM 117.136.38.*
嗯,是1/4/3/8四个纵队南下。
10纵打了梁山狙击战后,北渡黄河。
然后挨了处分,济南战役前想炸刺,再次挨批。
至于是不是一起南下,可以看刘邓电报。
先一起南下,到了陇海线,刘邓继续南下,
华野回转。
国军兵力是不足,不过鲁西南断然南下,就是暂时打不过么。国军18个旅,共军9个纵队,暂时打不过才断然南下的。然后国军主力20个旅追击刘邓,小股对付华野。
挤在鄂豫皖,国军主力集中对付2家,还不是和之前18:9一样。
熬一整子是没错。
那也不能凭空熬啊。
刘邓南下吸走国军主力,别的地方就缓过来了。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史实描述不准确。。华野5个纵队没有一起南下。先在鲁西南,秋天加一个纵队西来归建后,才南下。
: 2 退一步说,按所说的,国军不懂得趁病要命?对华野5个纵队,只派少量兵力吴搞得难受,不多派些兵力全歼。
: 说明国军兵力不足,两边只能顾一边。 或者围攻华野,南边交给武汉;或者南下追击,这里交给吴等少量武装。
: ...................
--
修改:lazygamer FROM 117.136.38.*
FROM 117.136.38.*
第一,当时不走不行。
刘邓带着华野南下的时候,连老髦和粟裕都来不及通知。
先跑了再说,途中发的电报。可见紧急到什么程度。
第二,待不住,前面已经解释了。
第三,堆在一起容易被抓,不好机动。
刘邓南下大别山,远距离扯动,攻敌之必所救。
华野在豫皖苏才有活动空间。
可以打开中国地图,大别山,西临武汉,东临江淮,南陵长江,北临中原。
第四,当时全国战场都不是很好。
需要有人吸引国军主力做牺牲,其他地方缓一缓。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下走是对的。这是比较共识的判断。
: 争议主要是否一定大别山,其次时机节奏。
: 比如想调动皮旅独立师回大别山做地方军区。急切南下没来得及。
--
修改:lazygamer FROM 117.136.38.*
FROM 117.136.38.*
老蒋想先集中兵力把中野干掉。
没成功。
老蒋是单线程动物。
刘邓是深深打入厚势,老蒋觉得一旦做活,自己周围全是薄味,与其去杀其他大龙(华野在我党根据地),不如厚势屠龙(刘邓在桂系地盘)。
怎么看都是集中兵力打刘邓,更合算
【 在 guo14guo37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蒋还是太在意私产了,要是像mao主席丢弃延安一样,全力解决华东,到了48年初把华野,山东兵团解决掉,东北放弃掉,国内战争还要持续5年
: 不过,感谢凯神私心,百姓少生灵涂炭
--
修改:lazygamer FROM 112.17.247.*
FROM 112.1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