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
仗
原创 花猫哥哥 猫哥的视界 2022-
02-10 19:46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11076字10图,阅读大约需要18分钟
。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
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春节期间有两部抗美援朝战争的电
影上映,让这场战争再次成为舆论
热议的话题,借着这个机会,今天
给大家聊一聊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
烈的一仗——这就是上甘岭战役。
对于上甘岭战役,普通人多多少少
有一点了解,但是大都流于表面,
比如我军在这场战役中涌现的英雄
人物的事迹。
但是,对于战役的整体脉络——包
括为什么会打这一仗,为什么会打
得如此惨烈,以及我军在装备、火
力、兵力等等各个方面都居于全面
劣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
胜利......等等,大都不甚了解,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捋一捋其中的脉
络。
1 板门店谈判
五次战役之后,在朝鲜战场交战的
双方都有意结束这场战争,1951年
10月10日,中朝与美韩在板门店展
开停战谈判。
图片
1951年10月10日板门店谈判
但是,板门店谈判却谈得异常艰苦
,傲慢的美国人自恃国力强大,在
谈判一开始就狮子大开口提出“因
为美军有海空方面的绝对优势”,
所以要求中朝方要从战场实际控制
线后退10公里,拿出1.2万平方公里
做出“补偿”。
美方这种无理的要求中朝自然无法
同意,于是谈判陷入僵局,美方眼
看着在谈判桌上得不到自己需要的
筹码,狂妄地宣称“就让大炮与机
关枪去辩论”,企图用军事手段在
战场上得到。
1952年,美军先后策划了春季与夏
季攻势,结果在我志愿军防线上碰
得头破血流,损兵折将数万人而一
无所得。
紧接着,我志愿军发起秋季攻势,
此次攻势最后拿下美韩军15个阵地
,歼敌2.7万人,再次给予美韩军以
沉重打击。
总体来说,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
,随着我军后勤的改善,武器装备
的加强,志愿军的战力已经出现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2年的志愿军不但炮兵力量得到
极大的加强,而且还初步具备了防
空能力,甚至战场联络能力也大幅
度改善——在5次战役期间,志愿军
只是团一级部队才配备了电台,而
1952年的志愿军,电台已经配备到
连一级部队了。
这也就是说,1952年的志愿军已经
从过去的轻步兵渐渐演变成一支步
炮协同的合成化部队,其战力得到
了大幅度提升。
美军虽然通过5次战役渐渐熟悉了志
愿军的战术打法,但是美军战力却
没有本质变化,美军虽然在海空与
陆军装备上还具有绝对优势,但是
志愿军却发明了一种反斜面坑道防
御体系,这种体系极大地抵消了美
军的装备与火力优势。
2 反斜面坑道防御体系
何为反斜面坑道防御体系?
图片
反斜面坑道示意图
如图所示,志愿军将屯兵坑道建设
在背对美军的反斜面上,美军炮火
受角度限制很难打到反斜面坑道,
我军在山脊棱线只放少数观察员,
等到美军步兵发起进攻,才通知坑
道部队占领棱线进行防守。
即使棱线阵地失守(也就是所谓的
表面阵地失守),我军也可以退守
反斜面坑道,等待后续部队反击时
还可以里应外合一举夺回表面阵地
。
最为关键的是,志愿军独创的这种
反斜面坑道防御模式美韩军还无法
模仿!
为什么?
因为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靠着旺
盛的作战意志,以及娴熟的小群步
兵作战技巧牢牢掌握着夜间战场控
制权!
白天美军有制空权,对于战场的控
制美军占优,但是到了晚上,就是
志愿军的天下。
志愿军不但一般在夜晚发起大规模
攻势,让美军空中与火力优势无从
发挥,另外,在夜晚,志愿军小股
部队还经常主动出击,对美韩军进
行渗透性打击。
试想,假如美军也模仿志愿军构筑
反斜面坑道,一旦表面阵地失守,
又没有夜晚战场控制权,这些反斜
面坑道很容易被志愿军摸到洞口,
几个手雷扔进去,坑道里的美韩军
就被一锅端个干干净净!
所以,志愿军独创的反斜面坑道战
术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不掌握夜
晚战场控制权,这种反斜面坑道就
是单方面给对手送人头。
1951年10月,志愿军创造出反斜面
坑道战术之后,得到志愿军司令部
高度评价,并且在全军进行推广。
到1952年8月,志愿军在前线阵地就
构筑坑道近200公里,堑壕、交通壕
650公里,各种火器掩体1万多个,
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反斜面坑道为核
心的防御体系。
有了这个反斜面坑道防御体系,志
愿军在美军优势火力下建立了“守
必固”的信心。依托坚固的阵地,
从1952年8月开始,志愿军以营连规
模不断主动出击,开展一系列挤占
敌阵地的小规模攻击行动。
同时,利用掌握夜晚战场控制权的
优势,志愿军小股部队对美军进行
各种渗透展开“冷枪冷炮”运动。
光是上甘岭537.7高地,就在冷枪冷
炮运动中打死打伤敌军上千人,所
以,这个上甘岭537.7高地也被美军
称为“狙击兵岭”,被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
3 摊牌作战
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志愿军渐渐
有了越打越强,越打越主动的趋势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志
愿军的连续打击下,逐渐丧失了战
场上的主动权。
美国陆军战史也承认:1952年9月底
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已
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
主动权。
侵朝美军总司令克拉克为了扭转其
被动局面,谋求在和谈中的有利地
位,10月8日悍然宣布和谈无限期休
会,同时批准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
范弗里特提出的“金化攻势”计划
,目标为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
高地,行动代号“摊牌作战”。
美军主动发起攻势,对于志愿军而
言则是正中下怀——我军也希望通
过反斜面坑道防御体系大量消耗美
军有生力量,逼迫美国人回到谈判
桌前。
所以,虽然美军攻击的目标只是五
圣山前面两个小山头,但是一开始
志愿军从上到下就打算依托这两个
小山头给美军放血。
按:后世的战史过于渲染上甘岭两
个山头的战略价值,其实这两个山
头战略价值不大,虽然上甘岭两个
山头是我军中部防御核心五圣山的
门户,但是这两个山头海拔只有50
0多米,后面的五圣山海拔近1100米
,差不多是上甘岭两个山头的2倍,
地势也更为险峻,即使我军丢掉上
甘岭,美军也很难一鼓作气拿下五
圣山。
对于美军而言,金化攻势的时间节
点比较敏感,当时正值美国大选的
关键时间,美军希望通过一场战术
胜利为大选造势。
结果志愿军态度强硬,两个山头也
不给,让美军根本无法下台,最后
就让上甘岭战事演变成一场为了美
军面子的残忍的赌博,被迫将一批
批美韩士兵投入这个血肉磨坊,一
直熬到美国大选结束之后(11月25
日),美军才难堪地宣布金化攻势
失败,匆忙结束了这场战役。
4 惨烈的战役前期
美军在金化攻势前期的战略伪装非
常成功。
在战略层面,美军调动了大批军舰
做出在志愿军阵线后方两翼登陆的
态势;在战术层面,10月14日,美
军向志愿军防线中段发起全面进攻
。对于金化攻势的目标,也就是五
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则集结
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
以及2个营的兵力发起猛攻。
由于美军的战略伪装,防守五圣山
战线的志愿军15军前期根本无法判
断美军的主攻方向,所以也没有及
时调动部队对上甘岭防守部队进行
增援,原来协助防守上甘岭的炮兵
部队也调到其它方向。
也就是说,在战役一开始,上甘岭
部队就是以少量轻步兵对抗美军步
坦炮空绝对优势合成化部队的猛攻
。
但是占尽优势的美军雷霆攻势却遇
到了硬茬子。
这个硬茬子就是志愿军15军45师。
45师在志愿军序列中当时被视为“
二流部队”,师长崔建功在战星如
云的解放军战将中更是典型的“外
来户”。
崔建功原来是东北军,后来在陕北
被我军俘虏,一开始在我军中是做
政治工作,后来在一场战斗中展露
出军事才华,被火线提拔成为军事
主官,然后一步步成长为15军45师
师长。
图片崔建功
一个原国民党军队的俘虏后来竟然
能成为我军一个师的师长,这一方
面说明我军确实是不拘一格提拔人
才,另一方面也说明崔建功带兵打
仗颇有过人之处。
崔建功带的45师虽然名声不显,但
是前期在解放大西南战役中吸收了
大批四川籍兵员。
川兵不但吃苦耐劳,而且特别善打
苦战恶战,比较有名的战例就是在
对日台儿庄战役中,川军防守藤县
,伤亡惨重却死战不退,从师长王
铭章以下万余川军最后全军覆灭,
让日寇吃尽苦头。
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最后评
定出的44个战斗英雄,其中四川籍
战士就有14名。
上甘岭战役前期,虽然美军占尽优
势,但是45师志愿军战士也拼出了
真火,战斗英雄层出不穷的涌现:
—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在战场中主
动用身体连接电话线,以莫大毅力
忍受着电流传导全身的痛苦,为前
线争取了宝贵3分钟通话时间,最后
壮烈牺牲。
—孙子明,在多次负伤后发现一股
敌军准备从侧翼偷袭,当时形势紧
急,已经来不及开火,抓起身边的
三颗手榴弹,朝着这股敌人扑去,
与敌人同归于尽,成为上甘岭战役
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孙占元,在双腿被炮弹炸断之后
,没有撤离而是继续坚持战斗,依
托两挺机枪打退敌人两次攻击,杀
敌数十名,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军
同归于尽。
说实话,志愿军在战场上涌现出了
大批不要命的同归于尽的战士,对
于美韩军士气绝对是极大的挫伤。
但是,美军对上甘岭阵地志在必得
,在上甘岭两个小小的山头火力投
放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战役第一天,美军炮火密度就高达
每秒6发,一天就投放了数十万发炮
弹,战场硝烟遮天蔽日,甚至让参
战的志愿军战士以为当日是阴天,
其实10月14日是一个大晴天。
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成营成连的
美韩军连续发起了数十次疯狂攻击
,防守上甘岭山头的两个志愿军连
队由于连续高强度作战,竟然打坏
了10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冲锋枪
、90支步枪,共发射了近40万发子
弹,投掷手榴弹、手雷近万枚,战
前储备的武器弹药已经消耗掉超过
80%。
即便如此,志愿军也只是丢掉了一
半的表面阵地,美韩军为此付出了
伤亡超过2000人的惨重代价,美军
第7师31团当日就被打残,被迫撤下
休整,上甘岭战役一开始就惨烈无
比。
5 尸山血海
当日晚,45师组织部队反击,一举
收复了全部表面阵地,次日美军又
开始疯狂攻击,战斗就在这种白天
美军攻击,晚上志愿军反击中反复
拉锯。
10月16日,志愿军基本判断出美韩
军的主攻目标是上甘岭阵地,当日
,15军军长秦基伟调整部署——
45师全力负责上甘岭方向作战,45
师其余防御阵地交给44师负责,军
、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岭机动,并组
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
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
,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
部队每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
3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
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饮水。
10月17日,战斗进入第四天,越来
越惨烈,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次易手就
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
的拼杀,两个山头处处尸横遍野。
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
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
增兵的战术,一个营一个连,甚至
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上甘岭
已经变成一片尸山血海。
大家可能对尸山血海这个词没啥概
念,我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志愿军一个增援部队向上
甘岭运动,结果到了山头,带队的
连长却发现只到了2个排,还有一个
排没有上来,于是派人去山后寻找
,结果那个排居然还在山下出发地
匍匐未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当时志愿军向山头运动,一般都是
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匍匐不动,躲
避敌人空军与炮火轰炸,等到美军
炮火停止间歇才继续运动,这个排
居然匍匐在一个出发地一直没有运
动。问原因,排长说,前面部队都
一直匍匐未动,我们也不能擅自行
动啊!
连长很奇怪,前面哪有部队匍匐未
动?
赶过去一看,是志愿军一支部队,
被美军炮火成建制杀死在原地,远
远看上去很像一支匍匐未动的部队
,其实就是一片尸体!
45师的大规模反击在10月19日达到
高潮,这次反击战中同样涌现出了
大批的英雄人物。
—机枪手赖发均怀抱手雷与敌军地
堡同归于尽;
—龙世昌手执爆破筒在美军地堡前
与对手反复拉扯,最后干脆用胸脯
顶住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
—欧阳代炎双腿被炸断后,毅然滚
入敌军群中,拉响手榴弹壮烈牺牲
;
—黄继光以身躯堵机枪眼。
图片
19日晚,45师就收复了全部表面阵
地。
但是打红眼的美军第二日一早就开
始报复,在300余门重炮、40多辆坦
克、20几架飞机掩护下,美军出动
3个营发动疯狂反击。
为了驱赶美军士兵拼命,这一次美
军甚至组织宪兵在后方压阵,一旦
前线士兵溃退下来,宪兵就用机枪
将其击毙。
6 残酷的拉锯
当日,在美军优势火力与兵力攻击
下,我军再次丢掉了上甘岭全部表
面阵地,虽然在一周作战中,志愿
军杀伤敌人远超自身损失,但是形
势却渐渐对志愿军不利。
原因很简单,由于美军拥有制空权
与火力优势,基本掌握了白天战场
的控制权,所以即便美军损失很大
,也能源源不断获得补充,损失惨
重的部队也能及时撤下去休整。
而志愿军在美军严密的炮火封锁下
,不但一线部队很难撤下去休整,
而且后勤补给也很难对一线部队给
予及时补充。
上甘岭表面阵地拉锯战已经变成了
一道残酷的数学题——如果志愿军
补给速度比不上美军,那么一线志
愿军部队就只能越打越弱,越打越
疲。
20日,15军参谋长张蕴钰赶到45师
师部,听取了作战情况报告,崔建
功汇报部队伤亡已超过3500人,一
三四团和一三五团总共只剩下二三
百人,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
制营了,惨重的伤亡让张蕴钰大为
震惊。
虽然15军还能从军属其它部队抽调
人力去补充45师,但是现在从15军
到45师已经意识到,继续在表面阵
地与美军拉锯拼消耗,最后打不下
去的大概率是志愿军。
所以当日志愿军再次调整部署,放
弃对表面阵地争夺,上甘岭一线部
队退守坑道,以坑道斗争与小分队
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疲惫敌军,
为主力调集部队以及筹集物资争取
时间。
所以,从10月20日开始,上甘岭战
役就转入了第二阶段——坑道战。
7 艰苦的坑道战
坑道战是上甘岭战役中最艰苦的阶
段。
美韩军占领表面阵地,控制了山岭
的棱线,实际上就切断了坑道部队
的补给线。为了消灭我坑道部队,
美军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用无
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药包爆破
;向坑道口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
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
面对美军凶猛的火力攻势,坑道部
队能够坚守下来,主要就是靠着我
军后方纵深的炮火支援——用炮火
为坑道“站岗”是我军一大特色,
由于我军炮火早就测量好上甘岭地
区的坐标,炮火“站岗”打得又狠
又准,压制美军在棱线动弹不得。
到了夜晚,就是我军的天下,坑道
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四下炸地
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
夜不得宁。占领表面阵地的美军损
失惨重,不得不全部撤辖区休整,
换上韩军驻守。
由于过去韩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远
不及美军,所以美韩军换防之后,
志愿军认为可以缓一口气,没想到
韩军战斗力虽然不如美军,但是阴
险程度远超美军。
接防之后,韩军立即就创造出了很
多对付我坑道部队的毒辣的办法—
—
他们用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
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
用铁丝网缠绕成团堵塞通气口;从
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
美军占领表面阵地之后忙了五天,
对我军坑道攻击一筹莫展,而韩二
师才一天就将主峰二号坑道炸塌了
近30米,坑道里的四连被倒塌的土
石压死2人,压伤6人。一号坑道的
两个洞口也被炸塌,只剩下碗口大
小的透气孔,八连伤亡了37人才将
洞口重新掏开。
在这种情况下,后方“站岗”的炮
火加强了炮击力度,才勉强遏制了
韩军的攻势。
敌军的破坏还不是坑道部队最大的
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
军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
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
水绝,后方运输人员向坑道运输物
资代价极大。
图片
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
率高达90%,10个运输人员出发之后
只能回来1个人,通往上甘岭两个高
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
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
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
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容器中弹
就极易流失,所以主要运送的是既
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但萝卜上
火,多吃心里难受,所以坑道部队
建议送苹果。
于是15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
万多公斤苹果,15军政治部宣布,
谁能运送一袋苹果进入坑道,直接
就奖励二等功!
但是整个战役期间,没有一个运输
人员得到这个二等功,最后送进坑
道的只有一个苹果!
图片
坑道里最受煎熬的要数那些无法撤
下去的伤员了。坑道里连一滴酒精
、一卷绷带都没有,伤员只好任凭
伤口发炎糜烂,全靠坚强的意志和
自身的体质支撑着。而且为了不影
响战友的情绪,伤员都自觉强忍疼
痛,一声不吭,伤员都用嘴紧咬着
床单,很多伤员就是咬着床单活活
痛死的。
坑道里环境极为恶劣。坑道里充斥
着各种汗臭、伤口化脓的恶臭还有
屎臭味,关键是坑道通风效果极差
,让坑道里的恶臭味很难散去。
坑道里最难熬的是缺水。为了生存
下来,坑道部队只能喝尿,人尿在
坑道里被称为“英雄茶”,这个“
英雄茶”还是限量供应的,只有有
作战任务的战士与伤员才能得到“
英雄茶”供应。为了最大程度利用
人尿,坑道里战士还不能随便排尿
,要在规定时间统一排尿。
长期缺乏饮水供应的人尿恶臭熏天
,这种人尿却是坑道部队能够生存
下来的唯一水源,我们的坑道部队
就是在这样难以想象的环境里苦苦
坚持,有的部队甚至整整坚持喝了
21天人尿!
在坑道部队咬牙苦撑的时候,志愿
军也在调整部署,除了调集更多炮
兵部队增援上甘岭方向,还把12军
2个师调集到上甘岭,由12军副军长
李德生统一指挥,上甘岭战役下半
场实际是由12军打的。
8 反击与巩固阵地
以10月30日夜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
为标志,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反击与
恢复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
大反击首先就是攻击597.9高地,这
一次,我军炮兵部队玩出了新花样
。
10月30日中午12时,15军以133门大
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
向597.9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
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分
才沉寂下来。
韩军唯恐志愿军乘机发动攻势,立
即爬出隐蔽部抢修被毁的工事,不
料一个半小时之后,15军的炮火又
突然开火,对高地进行了五分钟的
炮火急袭,让韩军伤亡惨重。
接着我军炮火开始延伸,韩军以为
志愿军攻击迫在眉睫,再次进入阵
地准备迎战,谁知志愿军的炮弹猛
然又回落在高地上,被打了个正着
,这么几次真假延伸射击,让高地
韩军的伤亡已经过半。
说实话,韩军反复上当被我军炮火
按着痛打也是无奈,主要是我军反
斜面坑道与山岭棱线近在咫尺,所
以,只要我军炮火延伸,韩军就必
须进入阵地,稍一迟缓,棱线阵地
就会被我军夺去,后面的作战就很
难打了。
此次反击共动用了第45师新建的8个
连和第29师86团的2个连,团侦察连
,共11个连的兵力,45师把自己最
后一份力量也全部拿出来了,发动
11波攻击,双方反复争夺。
到10月31日夜,我军收复597.9高地
全部表面阵地。
图片
但是10月31日美国大选正值最后白
热化阶段,美军绝不肯在这个时间
点认输,所以从11月1日开始,美军
调动兵力,除了给韩军补充新兵,
还把后方预备兵力收罗一空——连
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美军
第一八七空降团都拉出来与我军反
复争夺597.9高地。
激烈残酷的拉锯战中,45师兵员损
失殆尽,后期597.9高地的作战主要
是12军31师91团接替。
91团是一支有悠久历史的英雄团队
,不但战斗力很强,而且在战场上
很善于动脑筋打巧战。91团接替59
7.9高地的作战任务之后,采取了两
个手段。
一个是车轮战。
91团有9个连,每次都是一个连一个
连投入战斗,每个连不管伤亡如何
,一律只打一天,就撤下来休整,
连长则留下来,作为后一个连长的
顾问,如此类推往复。这样不仅避
免了指挥上的混乱,还让9个连始终
保持着战斗力。
一个是精准引导炮兵对敌军进行打
击。
11月4日,91团团长李长生根据这几
天的战斗发现美军每天的攻击都是
早上八时开始,他判断在这之前美
军肯定是在某处集结,便派出了精
干的侦察分队连夜前去侦察。
这些侦察兵果然不负期望,凌晨四
时发现美军的攻击部队正在597.9高
地南侧的一片树林里集结,李长生
决定先发制人,对其实施炮火急袭
。
四时三十分,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
就按照侦察兵所报告的方位进行了
齐射,美军的攻击部队遭到了沉重
打击,伤亡惨重,只得重新组织兵
力,这天的进攻直到中午十二时才
开始,而且攻击强度明显减弱。
11月5日,美第9军军长詹金斯将军
终于认输,中断了对“三角山”(
597.9高地)的进攻。
接下来就是对537.7高地争夺。
537.7高地地势更低(比597.9高地
低近60米),比美军控制的537主峰
地势也低,所以就属于典型的易攻
难守地形。
为了这个阵地,志愿军与韩军反复
拉锯作战半个月,最后总算是巩固
了537.7高地的大部分阵地,只是放
弃了两个一级阵地(这两个阵地与
美军占据的537高地主峰山势相接,
距离只有50米,防御难度极大,而
且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纯粹是为了
替朝鲜多争取一些国土。李德生不
愿再为这两个阵地浪费我军战士的
生命,特意嘱咐537.7高地防守部队
,对这两个阵地不必部署部队,只
用炮火控制)。
11月25日,美国大选结束,美韩军
终于放弃了对537.7高地的争夺,宣
布金化攻势彻底失败,至此上甘岭
战役落下帷幕。
9 步炮协同的绝对胜利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
月25日,历时43天,双方在面积仅
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
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
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规模。
本次战役志愿军投入兵力高达4.3万
人,投入炮兵累计包括山、野、榴
炮133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292
门、高炮43门,最后伤亡1.15万人
;
“联合国军”共投入步兵超过6万人
,参战炮兵合计105毫米口径以上火
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
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00架,共
出动约3000余架次,最后伤亡2.5万
余人。损失惨重几乎一无所获,是
一场彻头彻脑的惨败。
上甘岭战役,美韩军以步、坦、炮
、空多兵种协同对阵志愿军步、炮
协同,在兵力、火力、装备都居于
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遭遇惨重的失
败,为什么?
首先在志愿军构筑了完整的反斜面
坑道防御体系下,美国空军与坦克
实际已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双方
交战主要就是拼步炮协同,虽然美
韩军步兵与炮兵从数量上都有优势
,但是志愿军在步兵与炮兵运用上
效率远超美韩军。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步兵。
志愿军步兵不但战术灵活,更为重
要的是,志愿军步兵作战意志与牺
牲精神都远超美韩军。
举个例子。
上甘岭战役中,因为双方都在这个
狭小的区域密集投放火力,不但直
接将两个山头标高削低了两米,更
让山岭地面都浮上一层厚厚的尘土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手榴弹落
入这些厚厚的尘土中杀伤力就大幅
度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志愿军就发明了一
种延迟投掷手榴弹的方式,也就是
拉动手榴弹导火索之后,不是立刻
扔出,而是在手里等待2秒,然后才
扔出,这种投掷方式可以让手榴弹
在空中爆炸,杀伤力极大。
但是这种方式同样也有一个缺点,
就是稍微时间掌握不好,手榴弹脱
手就会爆炸,对投掷者造成巨大的
杀伤。一般情况下,美韩军士兵是
绝不会采用这种方式投掷手榴弹的
,而志愿军则大范围采用这种方式
投掷手榴弹,光是对手榴弹单兵武
器的使用上,志愿军就胜出一筹。
图片
志愿军不仅采用延迟方式投掷手榴
弹,而且特别喜欢将反坦克手雷当
做普通手榴弹使用。
反坦克手雷装药量大,重量也大,
一颗反坦克手雷总量超过3斤,即使
臂力强的士兵,也只能投掷15—20
米,而反坦克手雷当做步兵手榴弹
使用杀伤面积也高达15米半径,也
就是说,志愿军使用反坦克手雷攻
击美韩军,自身也有极大的危险。
但是我们志愿军士兵根本就没有考
虑过自身安危,上甘岭战役中,志
愿军使用反坦克手雷数量超过1万枚
。
更为恐怖的是,志愿军还在防守作
战中频频使用爆破筒,这玩意根本
就不可能扔远,扔出去自己大概率
也活不了。
所以,志愿军战士在危急时刻一般
都是抱着爆破筒直接冲向美韩军人
群引爆,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对于
美韩军士气绝对是沉重打击。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怀抱手榴
弹或者爆破筒与美韩军同归于尽的
有名有姓有记录可查的英雄就有38
人,无名无姓没有记录的更不知道
有多少。
最为震撼的是,志愿军同归于尽的
打法还不是热血上涌,直接冲出去
,而是冷静观察,力争对敌人实现
最大的打击。
举个例子。
11月1日,志愿军对597.9高地大反
攻中,91团8连在1号阵地作战时,
几番反复拉锯,阵地只剩下了朱有
光和王万成两人,敌人蜂拥而上,
负伤的朱有光一跃而起,冲入敌群
拉响爆破筒,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
,王万成也抓起爆破筒扑向另一群
敌军——他就是日后影片《英雄儿
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
这个战斗细节足以说明,志愿军战
士同归于尽的打法竟然还是有层次
有节奏的冲锋!正所谓,慷慨赴死
易,从容就义难。我们志愿军战士
就是冷静从容就义。
除了在手榴弹、爆破筒使用上,志
愿军远超美韩军,在表面阵地防守
,我军战术也非常灵活。
我军一般是将敌军放到阵地前沿20
来米,首先是一轮手榴弹轰炸,消
灭第一批敌军同时,也让后续敌军
拥挤在前沿,然后就是机枪、冲锋
枪同时开火,在短暂时间内,在狭
小的区域让步兵火力投放达到顶点
,这么雷霆一击,一般美韩军就垮
下去了。
即使美韩军还没垮掉,我军两翼还
要出动小群部队,从侧翼对美韩军
进行夹击,经历这么几轮打击,美
韩军没有不崩溃的。
在坑道战斗中,志愿军坑道部队在
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不但饿着肚子
,喝着人尿,还要坚持在夜晚出击
。从10月21日至29日,仅仅10天时
间,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
,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
累计歼敌2000余人,不但牢牢掌握
着夜晚战场控制权,还大量消耗了
敌军,并且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的
稳固。
步兵之外,我们再来说说炮兵。
炮兵的作用不仅仅要看装备数量,
更要看引导炮兵使用的精准度。美
军炮兵轰炸主要靠空中的炮兵校准
机,飞机要给炮兵精确指引轰炸目
标就要飞得足够低。
当时我军在上甘岭部署的高炮大都
射程高度只有3000米(电影《金刚
川》那款),所以美军炮兵校准机
为了躲避我军高炮飞行高度都要超
过3000米,结果我军战士偷偷把高
炮拆散运到五圣山重新组装,五圣
山海拔有1000米,这就相当于我军
高炮射程增加了1000米,美军措不
及防被我军高炮打下来好几架炮兵
校准机。
图片金刚川剧照
所以,后来美国炮兵校准机只能飞
得更高,校准精度也就大幅度下降
。
而我军炮兵校准主要靠人力,一个
是表面阵地与坑道部队直接引导炮
兵轰炸,另一个就是派遣人员渗透
到美韩军阵地附近直接引导炮兵攻
击。
这种模式让我军炮兵轰炸精准度极
高,远超过美韩军火炮效率。上甘
岭战役,美韩军士兵的伤亡有70%是
我军炮兵的成果。
另外,我军大口径火炮数量虽然不
如美军,但是我军却拥有威力巨大
的火箭炮,火箭炮弹落地之后不但
能炸开一片,而且还能自带燃烧属
性,火箭弹密集覆盖区域温度可达
3000度以上,就算是钢铁也能融化
了。所以,火箭弹覆盖区域基本就
是寸草不生。
火箭弹威力很大,缺点是太贵了。
当时一枚火箭弹价格是60两黄金,
按照当时黄金价格计算就是6000美
元,50年代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大
致是2.5:1,也就是1.5万元人民币
。
50年代1.5万元人民币是什么概念?
当时人人羡慕的国营企业职工平均
工资也就是30元左右,1.5万元人民
币就是500个职工工资,这还是一枚
火箭弹的价格,一个火箭炮营一轮
齐射,直接就砸出去100多枚火箭弹
,这就是5万个国营企业职工一个月
工资打没了。
所以,10月30日大反攻时,原定计
划是火箭炮营打一轮齐射,结果打
了两轮,就这样事后还受到秦基伟
批评——中国当时太穷了!
但是即便如此,英勇的志愿军战士
靠着旺盛的作战意志,以及无畏的
牺牲精神,将我军每一件武器效能
发挥到极致,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
辉煌胜利。
10 致敬
上甘岭战役之后,美国人不但在板
门店绝口不提“海空优势补偿”,
而且再也没有组织一次营以上的攻
势,这场战役把狂妄的美国人彻底
打服了,也彻底打怕了!
上甘岭战役也让15军45师一战成名
,从过去志愿军序列的“二流部队
”一跃成为我军头等主力,后来组
建空降兵部队,中央领导点名就要
15军这支部队改建为我军首支空降
军部队。
再次向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
读):
1.《理科生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2.《屌丝的逆袭:志愿军凭啥能赢
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3.《朝鲜战争的红利远超你想象》
图片
作者
花猫哥哥
原创不易,赞赏也是一份温暖
喜欢作者
16 人喜欢
阅读原文
阅读 2.9万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Dechie
我姥爷郝开志,中国人民志愿军排
长
睿晞^_^mom??
看到三分一,不忍看下去,先辈的
惨烈换来了如今的平安稳定????我
辈不应忘记,不应不知。
羽亦伤燃
上甘岭战役的艰难不是普通人可以
想象的到的,很多影视作品为了观
感,很多细节也没有体现出来。但
是从许多文章的文字里,我们可以
体会出当年胜利是多么不容易。
铁马冰河ff
上甘岭之战属于一战定乾坤的战役
,胜负结果决定朝战结局,双方都
输不得,所以才极其惨烈。美国此
战败后才肯签订停战协定。
金色鲤鱼
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
士们![抱拳][抱拳][抱拳][抱拳]
[抱拳]
龙在田
二舅伯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堂兄是
反越自卫战的英雄[强]
萌哥????
先点在看 再看
猫哥的视界
(作者)
谢谢
家国
无比惨烈,换来今日的无比安逸宁
静的生活,感谢这些英勇无畏的志
愿军烈士们
吴珅
看着看着眼眶就湿了
平凡岁月
铭记历史,感恩先烈!
米兰
今天的华为高端5G芯片就是中美冷
战的上甘岭!
利顺以德甄
我的姑老爷当年作为司机往朝鲜战
场运送战争物质,九死一生完整的
回来了,他老人家说过,路上被美
军炸毁的汽车遍地都是,甚至有的
炸毁车附近还有肢体哪,一句话就
是惨!
已无更多数据
--
FROM 111.19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