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史有时太相似了
中东路事变
1927年,蒋介石决定和苏联决裂,制裁苏联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查封机构
国内进行反苏宣传,同时全面倒向英美
苏联这是天灾人祸,比较困难,反应非常软弱,
最多是抗议之类的
没有任何报复的经济、军事行动
张学良在东北易职后,认为苏联这个时候没有能力对抗东北军
提前驱赶中东路的苏方,
抓人,驱逐等等,
苏方的反应仍然非常软弱
蒋介石承诺200万元+10万军队支援
同时国内反苏的油行一浪高过一浪
张觉得可行,苏联孤家寡人,而自己有蒋介石,蒋介石后面有英美,
于是与苏方彻底决裂
斯大林决定打一仗,然后结果就是众所周知了,实力悬殊
除了满洲里外,基本上是一触即溃
常公承诺的10万军队没有来一个,
常公自己也下不来台,下野
许多人都觉得大人物牛逼,其实,大人物在做决策时和常人区别不大,
他没有全部信息,赌的成分非常大,尤其是年轻气盛的张学良,
赌客老常
--
FROM 123.123.45.*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东路事变
: 1927年,蒋介石决定和苏联决裂,制裁苏联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查封机构
: 国内进行反苏宣传,同时全面倒向英美
: ...................
打出阴影了,918也不敢自卫动手。
--
FROM 183.221.18.*
中东路事变时包括英美在内的列强舆论一致支持苏联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东路事变
: 1927年,蒋介石决定和苏联决裂,制裁苏联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查封机构
: 国内进行反苏宣传,同时全面倒向英美
: ...................
--
FROM 117.136.33.*
不成熟的体现
打之前左倾,被揍痛后右倾
博古类似
【 在 C160829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打出阴影了,918也不敢自卫动手。
--
FROM 12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