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间,张国焘率领四方面军与毛主席率领的一方面军在阿坝懋功相会。
在当天欢迎后的聚餐中,毛主席大谈吃辣椒者是革命的妙论,秦邦宪这个不吃辣椒的江西人则予以反驳,张国焘在这轻松的谈笑中却颇感沉闷。
饭后朱德陪张国焘回到住所,他一坐下,打开话匣子,讲得有时兴奋,有时悲痛,和盘托出了当时的遭遇和心境,二人谈了一个通宵。
朱德详细叙述了红一方面军的奋斗经验,叹息着说:过去一方面军曾是一个巨人,现在不能打仗了,8个月前一方面军江西出发时约为10万,经过数不尽的艰难险阻,到达懋功时只剩一万人。
林彪的第一军团约为3500人,彭德怀的第三军团有3000人,董振堂的第五军团不到2000人,罗炳辉的第十二军(九军团)只剩几百人了,加上中央各直属部队总计为一万人。
朱德叙述一方面军的遭遇,大为伤感,他说道8年前南昌起义,我们在三河坝分手时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
当时在敌军的压力之下,最惨的时候,他身边只剩下28个人,甚至这28个人中还有人疑心他也会逃跑,因而放哨监视他。
经过多年奋斗,才造成了一方面军的局面。现在的情形与当年不相上下,真是前途茫茫,能否杀出一条生路,化险为夷,还在未定之数。
这次长征中一方面军能保持大部分的干部,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保存干部是不容易的,男女干部受伤了、生病了,总是设法抬着走,这件事曾引起一般战士的怨言,说上级不爱护战士。
现在一方面军中,是干部多士兵少,干部甚至降两级使用,因而朱德觉得一方面军虽只剩下一副骨架,却是极可珍贵的。
朱德觉得现在最紧张的是军事策略问题,即会合后应采取何种军事行动,而贺龙的二方面军、方志敏的第十军和其他散在各苏区的游击部队,只有靠他们自己奋斗了。
朱德以极其兴奋的心情,描述了他对四方面军的观感。
他们都身体矫健,精神饱满,枪弹齐全,战士们满脸笑容,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对中央和第一方面军的热爱。
他们高叫“欢迎中央红军”、“拥护中共中央”、“拥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拥护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等口号。
因此他和其他中央同志都异常兴奋,喜出望外,认为四方面军确是一支中共所领导的基干红军。
张国焘极力安慰朱德,称赞一方面军的英勇坚强,并说当年红四方面军脱离鄂豫皖西进到通南巴时,也是狼狈不堪。
今天一方面军所遭遇的敌军压力更大,长征达8个月之久,仍能保持这副骨架,要算是惊人的成绩了。
四方面军干部因作战伤亡过多,官兵文化水平很低。可以抽掉一方面军多余的干部来四方面军,四方面军也可以补充一些士兵和弹药到一方面军,一、四方面军完全是一体,这些事都是四方面军干部所乐为的。
张国焘也向朱德吐露了自己的心境,这么多年来中共叠遭挫折,老同志已是不可多得,如今我们在此相会,更应痛定思痛,团结一体。
二人这样谈着,憧憬着未来的希望,不觉东方已白,朱德起而告辞,彼此休息一会儿,就去参加会师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
这是张国焘晚年撰写的《我的回忆》中描述了懋功相会与朱老总彻夜长谈的情况,至今读来令人感慨万分,回味无穷!
--
FROM 223.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