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从嘉侃历史

在互联网时代早期,伪满洲国工业亚洲第一的帖子就广为流传,让很多历史小白大为震撼,如今已经是2022年了,还有很多人迷信这个说法。本人就不得不再次对这个说法进行辟谣,希望看的人能多一些。

这个说法从工业产值的角度来说就是扯淡,伪满洲国的工业产值是远远低于日本的,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日本的工业产值在1918年就已经突破67亿日元,到了1937年,日本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了130亿日元,随着日本战争规模变大,日本的工业产值也飞速膨胀,到1941年的日本仅仅是重工业产值就达到了191亿日元。日本工业产值在1941年就有近300亿日元。战争期间日本政府还强行接管了全民存款,将126亿日元投向工业,日本本土的机器工业得到了78亿日圆的总投资,日本二战时期本土工业产值在300亿日元以上。

伪满洲国的工业产值则是到1936年是8.07亿日元,到1940年,是26.47亿日元。在工业品上日本本土也对伪满洲国有压倒性的优势,日本本土在1938年到1944年生产了4768万吨钢铁,伪满洲国的钢铁产能只有430万吨。和关内的中国工业比起来,伪满洲国算上是“蒸蒸日上”。问题是,这些产业都是谁的?

关东军统治下的伪满洲国,近八成的工业都是重工业,这些重工业里中国人所拥有的资本仅占0.5%,交通业中国人所拥有的资本是0.2%,矿山方面中国人是0.3%,整个伪满洲国的工业,中国人所拥有的资本是3%,重点集中在轻工业方面,日本人拥有了为伪满洲国97%的工业产能。关东军之所以还给中国人留下3%的产能,那是因为这些产能都是汉奸的,关东军打赏走狗的赏赐也就是容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产业。

关东军发展伪满洲国的工业,是为了建立自己控制下的工业体系,早年他们甚至严格限制三井、三菱在伪满洲国的投资(后来自然拦不住),不是铁杆走狗还真不能在伪满洲国开设工矿企业。伪满洲国的工业产品大半都送到了日本本土,昭和制钢所垄断了伪满洲国80%的钢铁生产,它的产品有8成都送到了日本,剩下的两成中还有大半都是满铁和军工厂自用,留给中国人使用的钢铁寥寥无几。

伪满洲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国人处于最低端。日本人分配大米,朝鲜人分配部分大米和杂粮,中国人只有杂粮。在日本人的工厂中等级制度同样存在,还以昭和制钢所为例,它的3万多名中国员工中只有11人勉强进入了管理层,中国工人从事的都是最脏最苦的工作。就这种工作,在当时的伪满洲国已经算是中国人的高薪工作了。日本人更喜欢从华北等地强征劳工,还让日本宪兵满大街抓街溜子,他们觉得中国人空闲就是大逆不道,就要被抓进“浮浪营”进行强制劳动,从1941年九月开始,日本又在伪满洲国的所有学校实行强制“勤劳奉公”,让中国学生给他们当免费的工业劳动力。

日本根本就不会让普通中国人进入管理和技术岗位,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学校还拒收中国学生,中国人在伪满洲国从来都是工业上的耗材。就算是铁杆汉奸,日本人也懒得掩饰自己的蔑视。日本人建造的新京固然有现代化设施,但那都是在日本人居住区,“新京”兴建了8000套商业住宅,分配给日本人的“日系住宅”6200套,最大的100平方米,最小的25平方米;分配给中国人的“满系住宅”只有1800套,最大不超过38平方米,抽水马桶也只有日本人居住区才有。
日本是穷凶极恶的军国主义国家,对伪满洲国自然毫不客气。伪满洲国大部分的开支依靠毒品专卖收入。在日本统治时期,伪满洲国的工业建设再好,和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
FROM 120.19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