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陈毅和宋时轮
宋时轮在陈毅去山东之前,根据地建设和仗都打得不错,
脾气也大,非常有性格的一个人
陈老总被毛派到山东当山野司令,新四军军长,相当于统帅新四军部队和山东部队
就当是的军队数量来说,排第一,超过林总的统帅部队
可见主席对其期望之大
陈老总选参谋长,和宋时轮谈过后,觉得这人不错,就选他了
但是过后确实仗打的不行,毛评价过陈说“陈毅这个人还是听得进别人的打仗建议”
“他打仗就靠两个人,北面是许,南面是粟”,可见一点,陈老总需要一个人帮他实现
自己的战略和目标,许也好,粟也好就是干这个的。
选了宋,结果没实现,
后面宋下去了当纵队司令,而参谋长是陈世聚,如果陈老总一开始就选了陈世榘
会不会大不一样,陈世榘一直当参谋长,打仗很灵活,但是极其傲慢,估计这也是陈老总
不选他的原因。
宋时轮后面证明他打防守非常厉害,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就是他的纵队
抗美援朝,华野派出九兵团,都是华野的精兵,老兵,结果长镜湖一战打得不好,
损失惨重,宋时轮说,我怎么对得起陈老总。回国后,宋再也不带兵,进军校
实际上,当时能带九兵团的人,叶飞,许世友,陈世榘,王建安都更适合,
但是最后选了宋时轮
这一点,可以看到林彪临阵换将,吧黄永生换成了邓华,从关系上,黄永胜要铁得多
但是打仗就是打仗,不讲人情,讲人情就要吃败仗,数万将士的生命
--
FROM 123.123.45.*
防守很好,但是指挥大兵团不行
陈老总把他用错两次
【 在 tang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不行,长津湖牺牲了那么多将士
--
FROM 123.123.45.*
粟裕在两个野战军合并前曾经对陈毅提过几次建议,包括打泗县
陈毅都没听,当时参谋长是宋时轮
然后陈毅对阵薛岳,张灵甫的74师和桂军钢7军,连续失败,把苏北丢光了,
对手兵力强悍是一回事,但好似战略战术上明显不是薛岳的对手,这是毛
要换人的原因
毛用粟裕也是有高风险的。
后面粟裕和陈毅连续打了几个胜仗,陈毅就非常信任粟裕了
在粟裕打了败仗,纵队司令对他议论纷纷之际,陈毅发电报说
粟裕是五大军事家之一,作为支持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不是陈提拔的,他俩有点竞争关系
: 一个司令政委但不管事,一个代司令代政委管事
--
FROM 12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