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淮海战役是黄百韬促成的
南麻成功一次。
临朐成功一次。
帝丘店成功一次。
(守城成功的还有, 藤县,确山),守村子成功的还有土山集。
尤其是豫东战役,给了国军无比信心。
黄百韬,从一个整编师师长,坐火箭升官,3个月后,成为手握6个军的大兵团司令。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一个这么干的是张灵甫吧
--
修改:hidenfly FROM 125.120.154.*
FROM 125.120.154.*
豫东双方都宣称大胜.
我方宣称消灭国军4个旅, 毙伤数万, 俘虏数万. 大捷. 没提自身伤亡.
国民党认为我方主力伤亡8万.大捷. 也没提自身伤亡.
实际情况:
国军: 邱清泉/黄百韬各损失几千, 区寿年损失3个旅1万人+1万多被俘虏, 郑州1个二等旅几千人+2万保安团.
我军: 战前华野1/4/6/3/8/10纵, 17万人, 战后补充完俘虏13万人. 中野11纵也被重创.
有2种可能.
1. 我军歼灭国军3万-4万, 几万俘虏乘乱全跑了, 自己伤亡4万多.
2. 我军歼灭国军3万-4万, 3万-4万俘虏, 自己伤亡7万(补充完3万俘虏, 兵力损失4万多)
第一个可能性比较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国民党都损失9万人了,为啥还能有无限信心
--
修改:hidenfly FROM 125.120.154.*
FROM 125.120.154.*
盐城只有郝鹏举残部3000人, 周口更只有1000人. 也没有增援.
和杜聿明预想的"以一个最坚强的军,选择一处最适合坚守的据点,备足粮弹, 独立固守,主力撤退,诱惑三野来攻击受挫,再由外围包围击破", 大兵团增援完全不一样的.
实际上李堡战役后打援, 盐南阻击战围攻田家坎同时打援, 都是吃了亏的.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把成功的列出来,那都是成功的战例。同期稀里哗啦的战斗战役:
: 盐城,遇上两个弱纵队(苏北十一,十二),守不住。
: 周口,只要两个旅,张国华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和江南回来的李人林中原独立旅。被横扫城镇若干。
: ...................
--
修改:hidenfly FROM 125.120.154.*
FROM 125.120.154.*
只是说, 如果黄百韬留在新安镇固守, 国军其他几个兵团徐州集结以后.
国军第一想定大致会是什么, 不代表他们就会成功.
淮海战役之前1周, 国军的计划是, 拿1-2个军固守徐州, 其他所有5个兵团(邱李孙黄黄) 集中在徐州和蚌埠的铁路沿线。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杜的预想已经跟不上形势了。豫东战役之后。
: 一个强军独立固守,再也强不过济南和黄百韬兵团,三野来攻击受挫的可能性不大。散开则被穿插分割,固守一点则被围住埃重炮轰。
: 援军只能来自一个大方向;也容易守。
: ...................
--
FROM 125.120.154.*
郑州3万多: 1个二等旅(歼灭后重建的) 几千人 + 2万多保安团。
区寿年: 3个旅一个兵团部, 兵团部是空架子, 3个旅2万多人,外加其他部队的损失。 毙伤顶天也就1万多(国军伤亡有个30-40%差不多就该崩溃了), 俘虏1万多。
打援: 邱兵团伤亡几千, 黄百韬伤亡几千, 合计1万多。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开封就歼灭3万多人,包围区寿年,消灭一个整编师,一个兵团部,这个至少4万人,打援又歼灭1万多人
--
修改:hidenfly FROM 125.120.154.*
FROM 125.120.154.*
有杜聿明的回忆, 和郭小鬼的回忆。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军一两个军守徐州这是谁定计划?哪份文档这么说的?
: 后人把杜聿明早先计划硬套来的吧。
: 假设真如此,缴总指挥部自己是留下钓鱼还是安排南撤。
--
FROM 125.1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