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淮海战役是黄百韬促成的
固守新安镇,能指望其他国军跨运河过来支援吗?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11月4日,国军开军事会议。
: 认定华野要对7兵团动手。
: 原定,黄固守新安镇,其他部队集结待机。
: ...................
--
FROM 114.253.38.*
小淮海变成大淮海的直接原因是被中野攻占了宿县,徐州成了死地
而中野能轻松打下宿县的原因是刘峙把宿县的孙兵团调回徐州了
刘峙能把孙调回徐州又是因为杜聿明去了东北
杜又是直接被常公拉上飞机送去沈阳的
所以淮海最大的功臣就是常公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11月4日,国军开军事会议。
: 认定华野要对7兵团动手。
: 原定,黄固守新安镇,其他部队集结待机。
: ...................
--
修改:roy FROM 114.253.38.*
FROM 114.253.38.*
徐州能拖的前提是保证到蚌埠的铁路线畅通
可刘峙把守宿县的孙兵团调走,是因为华野佯攻徐州,这和黄一点关系都没有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百韬抗不住,但是可能拖延比较长的时间。多拖延几次,柏林危机就可能拖过去了
--
修改:roy FROM 114.253.38.*
FROM 114.253.38.*
淮海战役我一直奇怪的就是,黄为了等海州的李延年结果被华野追上;可李延年又是怎么跑到蚌埠去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延年也算是打满淮海全场的牛人了。。。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单独被歼灭,郑州战役一样
: 华野郁闷地打一个小淮海。及格。
--
修改:roy FROM 114.253.38.*
FROM 114.253.38.*
你这个观点成立的前提是华野和国军一样,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可事实是整个淮海过程中,华野一直在主动支援中野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撤了就行了。
: 6个兵团对一个中野,还拿不回宿县?
: 扑什么空。
: ...................
--
FROM 114.253.38.*
问题是海州没有船。辽沈刚打完,船都在东北葫芦岛呢。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待在新安镇白白被吃肯定不行,在那里等46军等了三天才是昏招。46军直接南撤就行。
--
FROM 114.253.38.*
刘司令把孙兵团从宿州调到徐州,稀里糊涂就把徐州集团的后路给丢了是神仙操作,说他是猪真的一点都没错。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在新安镇就是小淮海,徐州剿总有条件撤退到蚌埠。整体上淮海不会那么险,倒不是说大淮海国军有胜利的机会,而是共军不用使出浑身解数,伤亡那么大,不过战争进程也会推迟。至于果粉考虑能不能熬到三战爆发,估计是想多了,美军在朝鲜共军都能打个七七八八,要是本土…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11月4日,国军开军事会议。
: ...................
--
FROM 114.2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