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反围剿赢了,各色人等都说自己的领导有方,能沾边都上了。
平时干活没几个人,庆功会上无数的人。。。而五次惨败,就都纷纷说是李德不行。。。
实际的过程是,临时中央的策略是死拼硬打,而在红军攻城损失惨重后,朱总放弃了
这种策略,改为围点打援,运动歼敌。
林总捕捉了战机,将遭遇战打成了围歼战,后面,毛感叹道,我现在才知道是林彪同志修改了总部的命令才有这个胜利
五次反围剿,温坊战役是唯一一次胜利,也是林彪捕捉到了战机
然后将短速突击改为诱敌深入,这股敌人轻敌冒进
四次反围剿之后,敌人一般是首尾相连避免被全歼,所以没有什么机会
李德才发明了什么短速突击
可以总结为,四次也好,五次也好,都是前线指挥的功劳:林总抓住战机,朱总从善如流
而且都仅仅是战术上的成功,但是临时中央反而觉得四次是自己战略上的胜利,反而起了坏的作用。。。。
五次反围剿,国民战略战术都升级了,所以只有温坊这么一次机会。简单地说就是
红军的战略战术也跟着变更了,往错误的方向变:堡垒对堡垒,短苏突击
战略上的错误下,不可能靠几个利用敌人的失误的战术胜利改变,敌人不可能总那么蠢。
而当时情况下,战术上大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打破堡垒战术,除非战略上改变,
毛的想法就是跳出包围圈,去外线作战。当然外线作战可能也会变成一次长征,但是比被迫长征要好太多了,看看红二长征损失很小,可能到陕北,或者北方,还能剩下四五万人。
--
修改:shunderen FROM 123.123.45.*
FROM 12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