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袁也烈授衔少将,感觉偏低了
论资历、论忠诚、论战功,都应该高一点,可能就是被捕四年,没有参加长征,耽误了。但好歹也是黄埔四期学生团的指导员,他当叶挺部下营长的时候,林帅、萧克、杨至诚是连长,许光达大将是排长,粟大将是班长,他是参加过南昌起义、龙州起义的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纵队司令,最后授衔少将,有点低了。
--
FROM 117.133.58.*
周士第也曾在叶挺部下营长 后来还。。。。。。。。。。。。不过还是授了上将
--
FROM 202.99.213.*
【 在 happy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士第也曾在叶挺部下营长 后来还。。。。。。。。。。。。不过还是授了上将
是啊,所以感觉反差比较明显,至少袁也烈没有脱党,在监狱里也是坚贞不屈。
--
FROM 117.133.58.*
这四年就是原因,可以占的位置都满了。摆老资格没用的,北伐军和红军是两个模式。
【 在 iamleo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资历、论忠诚、论战功,都应该高一点,可能就是被捕四年,没有参加长征,耽误了。但好歹也是黄埔四期学生团的指导员,他当叶挺部下营长的时候,林帅、萧克、杨至诚是连长,许光达大将是排长,粟大将是班长,他是参加过南昌起义、龙州起义的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纵队司
: 睿詈笫谙紊俳械愕土恕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5.*
FROM 139.205.195.*
资历战功忠诚,缺一不可。
【 在 iamleo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资历、论忠诚、论战功,都应该高一点,可能就是被捕四年,没有参加长征,耽误了。但好歹也是黄埔四期学生团的指导员,他当叶挺部下营长的时候,林帅、萧克、杨至诚是连长,许光达大将是排长,粟大将是班长,他是参加过南昌起义、龙州起义的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纵队司令,最后授衔少将,有点低了。
: --
: ..................
--
FROM 49.93.26.*
稍微偏低,等于耽误四年后,(政治历史多少有点不清楚的不足,和历史战功的优势相抵消),位置又被占满。这样就和一批抗战前加入的干部一样起步,又不是起义拉队伍过来、高起点。最后看战功中少之间。
少将略低配一些。也还算合理。
PS,他自己都没不满意之处。
--
修改:zea FROM 180.165.154.*
FROM 180.165.154.*
比牺牲的战友和留在家乡的老乡还是好多了。
--
FROM 120.237.95.*
李逸民坐了十年牢也获少将,论资历,论贡献,论解放战争中的职务,袁是过低了,可能是对离过队的一刀切,就低不就高,段苏权也是。
--
修改:T2022 FROM 168.91.62.*
FROM 168.91.62.*
要这么说,周士第也委屈了,南昌起义主力师长,军衔比他高的只有朱德,贺龙这两军长。
--
FROM 114.249.21.*
【 在 huangsi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这么说,周士第也委屈了,南昌起义主力师长,军衔比他高的只有朱德,贺龙这两军长。
好歹是上将。
--
FROM 117.1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