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好奇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对被俘的PLA士兵/伤员是什么政策?
最大可能是整编吧 当时不还到处抓壮丁去台湾
【 在 qmo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路费回家?
: 坐牢?
: 整编?
--
FROM 101.224.53.*
如果是士兵,一般也不杀,大多是整编到部队
但里面的D员就要被抓起来
对俘虏残忍的一般是反动民团,还乡团小保队之类的,坏透了
【 在 qmo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路费回家?
: 坐牢?
: 整编?
--
FROM 112.86.229.*
肯定有留用的。
张帅哥74留了一些,不敢重用只负责搬运。结果垛庄被打,哗变反正了。
廖运周起义的时候,发现有起义战士哭的怎么这么伤心,一问再找人来认,原来是南下时留在淮河边的伤员,被廖收下留用,最后归队。
说明留用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比例了。
--
修改:zea FROM 180.164.4.*
FROM 180.164.4.*
《战场上的蒲公英》中的一段:
对于内战,共产党的定义是“解放”,国军被抓了就等于是“被解放”了,所以有“优待俘虏”
的规矩;而国民党方面的定位却是“戡乱”,因此要把战俘当做“叛乱罪犯”对待。从道理上讲,
国民党军也反对杀俘,但实际上,所有的战俘都要经过军法处的审判,虽然对“胁从人员”的判
罚比较轻(有的遣散、有的甚至还补充进军队),但对党员干部和宣传人员的量刑却很重。这几个
小娃娃少不更事、口无遮拦,真要被送到法庭上去,弄不好会被判个十年八年的(山东战区的战
俘监狱在江西、河南战区的监狱在湖北),那可就太惨了。
蔡智诚私下里和刘盛亨商量这件事,刘副队长也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几个小孩子,又
不是战斗兵,随便处理吧”。
于是,四位可爱的少男少女就从卡车上蹦下来、飞快地跑进田野,只在迷朦的雨雾里留下了
他们稚嫩而坚强的歌声:
“天上下雨地下滑,哪里跌倒哪里爬……”
还有一段:
蔡智诚常去的地方是“青年训练总队”和“青年集训总队”——前者收容着被解放军遣散回来的国民党官
兵、后者则关押着被国民党俘虏的解放军战士。
据蔡智诚讲,徐州的政训单位对两边的俘虏都还是比较客气的。比如徐州市长张希道在训话
的时候就经常表示:“拿起枪是敌人、放下枪就成了朋友,大家彼此同胞,凡事留点余地,今后
总还有见面的时候……”,真是态度真挚、语气诚恳,搞得大家十分感动。后来探察一番才知道,
原来这张市长以前也当过解放军的俘虏,他的这一套全是从共产党那里学来的。
(注:张希道曾任整 51 师的政治部主任——老 51 军是于学忠的部队,属于东北军,47 年初
在鲁南战役中被全歼,师长旅长参谋长统统被俘。这张希道当时混在俘虏堆里没有被人认出
来,让共产党教育一番就释放了)
【 在 qmo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路费回家?
: 坐牢?
: 整编?
--
FROM 114.250.18.*
我也正在找蒲公英。正好你这给贴出来了。
【 在 lewds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场上的蒲公英》中的一段:
: 对于内战,共产党的定义是“解放”,国军被抓了就等于是“被解放”了,所以有“优待俘虏”
: 的规矩;而国民党方面的定位却是“戡乱”,因此要把战俘当做“叛乱罪犯”对待。从道理上讲,
: ...................
--
FROM 180.164.4.*
诶,有电子版发一份呗,还有那个高戈里的从军到军那个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正在找蒲公英。正好你这给贴出来了。
--
FROM 219.239.31.*
本版07到08年的老帖子。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诶,有电子版发一份呗,还有那个高戈里的从军到军那个
:
--
FROM 180.164.4.*
以遣散为主,用着不放心,怕反水甚至把别人也拐跑了。
【 在 qmo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路费回家?
: 坐牢?
: 整编?
--
FROM 23.2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