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又有人提53年之后的事情了
【 在 guo14guo37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本人85前出生,也算是贫困地区,记事没有穿过补丁裤子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Sep 12 15:30:51 2022), 站内
:
: 鲁西南至今仍然不富裕,88年开始记事,没有穿过补丁衣服
:
: 但是穿过底漏洞的布鞋,小学三四年级到初中毕业那一段时间,我们家三个孩子,布鞋底下个雨没有替换的晒晒底子很容易沤,经常漏洞
:
: 那些小时候经常穿补丁的,都是哪个年代出生,哪个地区的?
:
: 另外,问问你们这些地老们,你们那的布鞋底子是怎么个制作流程?不要说你们是穿补丁衣服但穿的皮鞋或者胶鞋(本人千禧年后上大学还是穿布鞋去的)
: 有足够回复我会发布我们那怎么做的布鞋底
:
:
: ******
: 我们那鞋底子是这样子做的
:
: 头年先种洋麻,然后等到秋天(比现在还晚个一个半月左右),收割洋麻,扎成捆扔到水里沤,大约20多天一个月(这20多天就是收豆子种麦子的时节)后,把洋麻从水里捞起来(这时候臭的很,周围的水都是黑色的),剥皮(剩下的叫麻杆,做房顶用,有个成语叫什么麻杆打狼两头怕)
: 出来的皮有主要两个用途,一个是做大绳(这个不细说),另一个是做戈贝(音,袼褙)
:
: 戈贝怎么做的呢?先把洋麻皮洗干净,晒干,然后用一个几十个钉的爪子把洋麻抓成绒,像棉花一样,然后哪个晴天早晨多做点面糊涂,把门板从门上卸下来,把面糊涂涂在门板上,然后把抓出来的洋麻绒敷在门板上,在涂上一些糊涂压实,然后就晒上一到两天就成了戈贝
:
: 一张门板的戈贝可以做4到6只鞋,我们家一年大约四五个门板,一只鞋底就是两层或者三层戈贝,每层戈贝也要先用布包一遍,缝边,然后用锥子把三层戈贝用绳子串起来就是鞋底子了
:
: *****
: 本地佬这些活都做过的,包括搓大绳(三四十米,直径3到5cm,能用于各种农业生产和工地),纺棉花(这个我仿的不好),酱线子(就是把防出来的棉线上色,需要选择一个非常长的胡同),织布(这个也做过但大部分都是俺娘俺姐姐他们累了我替会班),挖地窨子(冬天在里面干活工
: 鳎飧90年代末消失),编灯笼,糊灯笼(一个灯笼1毛钱,这个价格在92年前后持续了5,6年,俺爹蹬着自行车驮着300灯笼一星期不回家不住店拿着干粮大雪天在周边100里的集市上叫卖的画面持续在我的记忆中),编席子编鸡笼也会点不会收口
: 至于其他农活,基本上做过,包括打钵(棉花幼苗培育床,很多地老可能对打钵工具一点概念也没有),拉耧种地施肥(这个我20年还拉过耧,曾经种地严谨的倔老头现在也是寥寥草草),拉大包抗旱,泼场,泥地里挖豆粒
: 初中毕业开始暑假在后面大窑上拉板车(我们高中同学有很多比我还苦的多,他们也大部分没有考上大学,他们或许发了狠混了社会,或许仍然延续父辈的故事)
:
: 你们这些穿过补丁的地老或许经历过,或许没有经历过
:
: 说实话我看不上那些看点隐入尘烟就开始大发感慨的地老,中国数千年历史,就说近百年,历尽艰辛而没有看到曙光的生命太多太多
:
: 与其感叹有铁,不如给现在还活着的2亿老农民给予500块钱每月的退休金,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财政充足的时候都只能掉些饭渣,现在财政吃紧更只能紧紧这两亿农民
:
:
: --
: ※ 修改:·guo14guo37 于 Sep 12 16:42:19 2022 修改本文·[FROM: 49.78.103.*]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49.78.103.*]
--
修改:guo14guo37 FROM 49.78.103.*
FROM 119.13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