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我觉得101和粟裕比彭更厉害?
现在看,他俩都没法和彭比,彭真的是什么仗都能打,绝境逆境顺境都很出色。固然有些时候有些环节彭考虑的不够精细,林很精细,粟其实也不是个精细人,华野的底子掩盖了不少东西
【 在 Lay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我没有很深入的学习过。
: 只是从解放战争看,西北是真的很惨。虽说人少,但是也没有辽沈、淮海那样注重大局、细节。
: 而且建国后后来彭和粟在一起,合作不是那么顺利。
: ...................
--
FROM 114.251.186.*
这个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粟也没那么值得赞赏,陕北困难,刘邓不到半个月就出动,刘邓困难,陈粟磨蹭了四个月最后说不去,然后阐述了很多,难道当年刘邓没的困难?如果不是当初陈粟拉垮,刘邓用不到半个月就奔大别山?品质就分出了高下。至于留在中原打大仗立下军令状,粟最后是没完成军令状,只不过江北最后全胜,没人再谈军令状的事情罢了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是太祖考虑不周,没考虑到国军的派系,很难调动国军。
: 太祖想让粟裕南下是为了调动国军,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但很难实现。
: 与其在南下路上客场作战白白损失一半,
: ...................
--
FROM 114.251.186.*
陈赓有些滑头,不打硬仗,所以难进一步,大别山前后表现就比刘邓差多了
彭林刘徐,都是硬仗的行家里手,关键时候没让人失望过(除西路军的战略问题)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如果,结果论,就是彭最牛
: 不过第一代能打的太多了,彭林刘徐、粟之外,陈赓也很牛
--
FROM 114.251.186.*
彭的谋划一直很深,要不怎么在西北对付胡宗南?
粟不能说谋划的不深,但他可能处于自身地位考虑,谋划的一般都很犹豫,彭谋划不周也能压服众将,粟可没这个地位。不过粟好赌,所以有歼灭74,有豫东合围黄伯韬,但也有南麻临驹的败仗,打仗怎么能不好赌呢!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裕贯彻了教员一定要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的思想,赌的时候其实不多。
: 彭总敢于打硬仗,谋划没有那么多。
:
: ...................
--
FROM 114.251.186.*
咋没底气,锦州还没开打就给中央去电,攻城阻援均有把握!
阻援兵力不比对方少,炮火还有优势,咋可能输呢
【 在 diaoc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林罗都没你有底气。腹背受敌,预备队还要准备攻城呢。
--
FROM 114.251.186.*
说的是豫东合围黄伯韬,淮海没啥可说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黄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第一点粟裕在解放战争之前地位肯定不能跟彭总相比。百团大战其实打的比较艰苦。
:
: 第二点歼灭74师以及歼灭黄百韬兵团,这都有局部造成的兵力优势作为前提,恰恰说明了粟裕善于抓住机会。这两个并不是赌。淮海战役中杜聿明到底走哪一条路,这个确实是赌的,但更多还是综合判断的谋划。
: ...................
--
FROM 114.251.186.*
这个事情不能推演太长远,粟要是在1948年初下江南,初春季节江北的淮海战役就可以展开了,无论怎么说,1948年的上半年东野和华野都是闲了半年,是耽误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 在 MachvPicch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略就是淮海战役消灭国军主力,让解放战争提前三年结束。要是下江南了,拖上几年,美国干预了,就划江而治了。这还不够战略?
: 进大别山没怎么调动国军,下江南也不会。
--
FROM 114.251.186.*
这个就算了,一是城南庄是因为粟拖时间,错过了应该下江南的时机。二是粟哪门子淮海战役考虑超过了毛,不就是打两淮和海州么?最后是在那里打的么?
【 在 baidic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粟裕是将领中唯一一个从大局上考虑整个战役的,他在淮海战役上的考虑甚至超过了毛。当时一票人反对,包括陈毅,就毛几经交流后最后理解了粟裕。
--
FROM 114.251.186.*
哪里全面了?拖了四五个月,靠别人熬过了紧张局面,这叫全面?
立了军令状,粟兵团加三个纵队消灭5军,消灭了么?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的确粟考虑的比毛全面些。
: 虽然还是毛在总体把控。
:
--
FROM 114.251.186.*
最浅是罗帅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警卫班长吧,班长和连长差多了,一个是战士一个是干部,而且101没多久就被直线提拔了,到解放战争已经是德高望重了
: 另外,101是元帅中资历最浅的
:
--
FROM 114.25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