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源:粟裕负淮海战役的主要组织指挥之责
948年9月,他首先提出发起淮海战役,尔后又提出将敌军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的重大建议,被中央采纳,并负战役的主要组织指挥之责,为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0436166
--
FROM 111.197.233.*
敢打军中两大老虎的刘上将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
FROM 106.4.239.*
这个话题的无聊争论还要玩多久?!月经帖了吧。楼主真会精心选择材料啊。请你看看在同一场座谈会上主持人是怎么说那场战役的,刘源只是参加发言人之一,论地位连军伟委员都不是。网上很容易搜到,郭讲的,改了好几次也贴不上来。
--
修改:wsm123456 FROM 120.245.128.*
FROM 120.245.128.*
你以为济南战役后彻底整肃华野指挥体系,只是为了占领淮安?
11.6日发动淮海战役,11.8日粟裕就建议放弃两淮,去围歼徐州国军和黄维兵团。11,8日是原定的淮海战役发动时间。所以粟裕的原定目标本来就不是一个黄伯韬,而是围歼国军主力。这里面恐怕更多的是保密因素。
别小看了国军的情报系统。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SY的淮海战役不包括消灭国军主力。
:
--
FROM 59.109.159.*
你说什么11月的电报?
淮海战役的提出,可不是11月。
SY提出占领两淮,
教员指出应该以打黄兵团主力为目标。
教员指出华野部队放在徐州侧翼。
这都是11月之前的事。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济南战役后彻底整肃华野指挥体系,只是为了占领淮安?
: 11.6日发动淮海战役,11.8日粟裕就建议放弃两淮,去围歼徐州国军和黄维兵团。11,8日是原定的淮海战役发动时间。所以粟裕的原定目标本来就不是一个黄伯韬,而是围歼国军主力。这里面恐怕更多的是保密因素。
: 别小看了国军的情报系统。
: ...................
--
FROM 122.9.80.*
战役指挥是粟裕吧。原定是11月8日发动的吧。结果11月6日因为国军撤军提前启动。在11月8日,粟裕就要求放弃原定的两淮任务,西进解决徐州国军。这个就是大淮海的战役的提出。
11月9日,批复新的淮海战役。10日,两次电报中野占宿县。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什么11月的电报?
: 淮海战役的提出,可不是11月。
: SY提出占领两淮,
: ...................
--
FROM 59.109.159.*
大淮海的第一步就是围住黄百韬
别总抢别人的功劳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役指挥是粟裕吧。原定是11月8日发动的吧。结果11月6日因为国军撤军提前启动。在11月8日,粟裕就要求放弃原定的两淮任务,西进解决徐州国军。这个就是大淮海的战役的提出。
: 11月9日,批复新的淮海战役。10日,两次电报中野占宿县。
--
FROM 123.118.6.*
这不是说战略么?
9.24-9.28-10.11-10.22四封电报,都是战前发出的,框定了整个战略。
华野打两淮-顶住徐州增援-侧翼威胁徐州增援-中野打宿县-孤立徐州集团。
具体说,整个战役中的,随机应变,战略战役战术调整,最终完成整个战役。
SY作为华野的主要指挥,自然是有很大贡献。
比如说,黄百韬根本不在两淮/海州。
开始撤往徐州。
是华野在路上抓住的。
【 在 pingshtu 的大作中提到: 】
: 统一指挥是一将首先提出的吧?这说明一将在其中确实是在整个战役做出过贡献。
: 淮海战役是两方根据变化逐渐调整而形成的,不存在一开始就有的轮廓。教员、一将和刘帅都推进了战役发展。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
--
FROM 122.9.80.*